过氧化氢的性质
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合,其浓度一般有3%、30%、35%、甚至达90%。漂白常用浓度为30%~35%。若浓度超过60%,温度稍高,遇到有机物则容易引发爆炸,且不宜运输。过氧化氢性质不稳定,在放置过程中会逐渐分解,放出氧气。2H2O2 ——→ 2H2O+O2↑ 如果光照或受到热的作用,过氧化氢分解加快。过氧化氢在弱酸条件下比较稳定,作为商品的过氧化氢溶液里一般都加有硫酸或磷酸作为稳定剂,加入酸的量使溶液PH保持在4左右。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碱存在条件下,分解速度加快。过氧化氢是一种弱二元酸,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如下所示的电离:H2O2 ——→ H+ + HO2- K1=1.78×10 -12HO2- ——→ H+ + O22- K2=1.0×10-25由于HO2-不稳定,还可以按下式进行分解:HO2- ——→ OH- +[O]2HO2- ——→ 2OH- + O2↑此外,HO2-又是一种亲核试剂,可引发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游离基,其反应如下:H2O2- + H2O2 ——→·OH + HO2·+OH-H2O2也可能按下式分解: H2O2 ——→ 2HO· 过氧化氢溶液是具有复杂成分的溶液,溶液成分随PH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溶液中加入碱剂时,可中和过氧化氢电离生成的H+,促使电离反应进行,生成更多的HO2-,随溶液PH值的升高,其内HO2-数量也逐渐增多,直到当溶液PH >11时,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多数以过氧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