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次氯酸钠溶液的性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0日

次氯酸钠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设备简单,是使用较广的一种漂白剂。但由于其漂白对环境保护不利,因此目前正在逐步被双氧水所取代。

次氯酸钠溶液的性质

NaClO,是无色或淡黄色并带有氯气臭味的液体。其浓度以有效氯表示(有效氯是指次氯酸钠加酸后放出氯的量,是次氯酸的有效成分),商品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为10%~15%。此外还会有一定量的NaOH、NaCl及少量的NaCO3。 NaClO是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其水解反应式:NaClO+H2O——→HClO+Na++OH—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有次氯酸生成,其反应式如下:NaClO+HCl ——→ HClO+NaCl若加入过量的盐酸,则有氯气生成:HClO+HCl ——→H2O+Cl2↑可以看出,次氯酸的含量随溶液PH值的下降而增加。直到PH值下降到5时,溶液中几乎全部是次氯酸。次氯酸钠溶液的主要组成物质随PH值的变化而发生转化。当溶液由碱性变为酸性时,其主要组成物质按NaClO→HClO→Cl2转化。在碱性条件下,次氯酸钠溶液主要成分为NaClO;近中性条件下,主要成分为NaClO和HClO;在弱酸性条件下主要为HClO;直至PH=5时,溶液几乎全部是HClO;溶液PH<4时,Cl2含量随PH值下降而增加,因此次氯酸钠溶液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不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所以商品次氯酸钠溶液应保持碱性,PH值约为12。和H2O2漂白一样,多数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对次氯酸钠有催化作用,能加速其分解,并能对纤维造成较大损伤。以铁、钴、镍的化合物催化作用最强,其次是铜。因此漂白设备不能用铁制容器,漂液和织物上都不能含有铁质,其漂白设备可用陶瓷、石料等做加工容器。


1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