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亚氯酸钠漂白工艺活化剂选用的条件分析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4日

活化剂的选用

为了保持亚氯酸钠的稳定性,商品亚氯酸钠都是在碱性条件下保存的,但亚氯酸钠漂白时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为此,要把亚氯酸钠由碱性调至酸性,就必须进行酸化,这一过程称为活化,所加的酸化剂称为活化剂。活化剂种类较多,现将常用的活化剂简述如下:

①酸类活化剂:酸类活化剂既可采用无机酸(如硫酸、盐酸等),又可采用有机酸(如蚁酸、醋酸、乳酸等)。无机酸酸性太强,有机酸成本太高,故常采用两者联合使用,通常是先采用无机酸调PH=7左右,然后再用有机酸调至工艺规定的要求。酸类活性剂能直接使亚氯酸钠溶液的PH值下降,所以在配液槽或浸轧槽内均有大量二氧化氯气体逸出,对劳动保护不利,并且严重腐蚀设备。为了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浸轧液的稳定性,可在漂液中加入少量的双氧水或肼类物质,如水合肼、硫酸肼等稳定剂,以抑制二氧化氯的生成。

②酯类活化剂:有机酯活化剂如乳酸乙酯、酒石酸二乙酯、醋酸乙酯等。用其进行活化时,可先将漂液PH值调至中性左右。汽蒸时有机酯水解产生有机酸和醇,并且醇也可被氧化成羧酸,使织物上漂液的PH值进一步降低,这样在汽蒸时才释放出酸,对劳动保护有利,但有机酯价格昂贵,汽蒸条件要求高,故使用不多。

③铵(胺)类活化剂:铵类活化剂可分为无机铵盐和有机胺两大类。有硫酸联胺(又名硫酸肼,分子式为[(NH2)2H2SO4])、磷酸铵、醋酸铵、硫酸铵、氯化铵、六亚甲基四胺又称乌洛托品[(CH2)6N4]等。它们的性质为:在常温下稳定,高温汽蒸时释放出酸,使亚氯酸钠缓慢释放出二氧化氯,达到漂白目的。在释放酸的同时还可以放出氨气,它对ClO2有抑制作用,对劳动保护有利,减轻了对设备的腐蚀,而且价格不高。六亚甲基四胺用量一般为1~2g/L。硫酸肼用量为1g/L左右,硫酸铵一般为3~5g/L,为了调节和稳定漂液的PH值,还需加入缓冲剂,常用的缓冲剂有磷酸盐、铵盐等。如(NH4)2HPO4、焦磷酸钠、水合

肼等。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