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载体法高温型分散染料染涤纶工艺技术研究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0日

对于涤毛、涤锦、涤腈和涤氨等混纺交织物以及“三合一”、“四合一”等含涤纶产品,本该根据各种纤维的特性,选用相应的染料和工艺采取条染进行染色加工,以减少互相沾色,提高色牢度。涤纶应采用高温高压染色,而许多含涤纶织物中又含有不耐高温的纤维,因此只能采用载体法对涤纶染色。当然,选用的载休应该是环保型的最适应载体法染色的是小分子量的低温型分散染料,然而该类染料色谱不全,而常用的如分散深蓝H2GL,翠蓝S2GL,红玉S22GFL,紫HFRL,大红S2G、S2BWFL和嫩黄S24GL等均系高温型染料。实践证明,选择高温型分散染料染涤纶,不仅价格低廉、色谱齐全,而且色牢度,尤其是升华牢度比低温型好(见表1)。

但必须指出,高温型分散染料大多带有乙酸乙酯基(C2H4OCOCH3)和甲酰胺基(-NHCOCH3),它们在长时间沸染中,特别是在染浴介质pH值不稳定时容易水解,影响色光和得色率。笔者从长期载体法染涤纶的实践中,总结了高温型染料载体法染色工艺曲线如下:

上述工艺最好染深色,因为染就涤纶后,还需更换新浴,再采用其它染料染相应的纤维(略)。

高温型分散染料载体法染色要点:

(1)介质的控制和稳定

此法染色只能用HAc(98%),不能采用染色酸,因为染色酸不仅品质不纯,介质中的pH值很难控制,有的还存在着无机酸根(-SO4、-Cl、-NO3等),会损伤纤维。硫酸铵作为一种释酸剂需最后加入,它主要是稳定介质的pH值。实践证明,染浴的pH值稳定,可确保染色的重现性。

(2)载体对涤纶的作用

从上述工艺看出,由于载体的加入,升温要缓慢。因为载体要促使紧密的涤纶大分子松弛产生空隙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升温过快,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载体的作用。实践证明,载体一旦达到90℃就无法再使涤纶膨化松弛,而延长保温染色时间则可使分散染料不断地向空隙迁移,从而提高上染率,达到透染目的。

(3)脱载

当染色温度降低到75℃(低于涤纶的

玻璃化温度)时加入还原清洗剂,去除涤纶表面的浮色,即“脱载”。

生产实践中可采用先载体法染涤纶→还原剂还原清洗→水洗→换新浴染其它纤维→充分水洗→后整理(上柔软剂)→开幅烘干→热定形等工艺路线,即可充分洗净载体,同时还可提高涤纶纤维的色牢度。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