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整 >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过氧乙酸漂白工艺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1日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现用漂白剂为过氧化氢.其漂白液呈碱性,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损伤较大,且漂白温度高、能量消耗大,同时漂白过程中用作稳定剂的硅酸钠,易在织物及设备上形成硅垢,影响加工效果丨11.本文选用氧化电位较高,活化能比过氧化氢低的过氧乙酸作漂白剂,其在较低温度下便能产生良好的漂白效果,且漂白液pH值为弱酸或近中性,生物降解性好,对设备腐蚀性低|2],尤其是可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过氧乙酸的漂白机理在于其分解产生的过羟基游离基可与纤维中色素化学结构中的共轭体系及其他杂质发生加成作用,破坏其发色体系而达到漂白的目的.在漂白工艺中需加人焦磷酸钠作稳定剂,起到稳定漂白液的作用R试验结果表明过氧乙酸漂白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优化工艺具有可行性.该工艺不仅减小了氧漂对纤维尤其是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损伤,利于后续染整加工,而且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是一项利于生态的绿色加工技术.
1实验部分
1.1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
材料: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齐齐哈尔金亚集团产品.
药品:过氧乙酸(A.B),哈尔滨市新达化工厂;渗透剂JFC、过氧化氢、碳酸钠、氢氧化钠、高锰酸钾,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碘化钾,上海申试化工工贸有限公司;焦磷酸钠,沈阳市试剂三厂.
仪器:DSBD-1数字白度仪;DK-98-I电子恒温水浴锅;Phs-3C数显酸度计;BS223S电子天平、YG061型电子单纱强力试验仪.
1.2漂白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工艺
工艺参数为:过氧乙酸质量浓度2~12g/L;焦磷酸钠质量浓度3g/L;渗透剂质量浓度2g/L;pH值为5~9,温度为40~801,时间为60~100min,浴比1:30.
其中,过氧乙酸浓度按文献[4]方法测定.
1.3性能测试
白度测试:Hunter系统,D65光源,10。视角.
断裂强力按GBT3916-1997《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标准

》方法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温度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温度对过氧乙酸漂白效果的影响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混纺纱白度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过氧乙酸分解产生的漂白有效成分随温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加所致.70T以后,混纺纱白度提高幅度减小而强力明显下降.原因是高温条件下,过氧乙酸的热分解产物双氧水起到主要的漂白作用,双氧水对混纺纱的作用强烈,导致白度增加但强力下降.因此过氧乙酸漂白的温度为65T左右.
2.2过氧乙酸浓度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过氧乙酸浓度对漂白效果的影响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混纺纱的白度随过氧乙酸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混纺纱的强力则呈下降趋势.原因是随过氧乙酸浓度的增加,漂白液中的有效漂白成分过羟基游离基的含量也随之增加,从而能够更好地与纤维中的天然色素发生作用,达到提高白度的目的.但过氧乙酸浓度达到8g/L后,白度增加不很明显,而强力却明显下降.综合白度和强力两项指标,过氧乙酸浓度宜細6~8g/L.
2.3漂白液pH值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漂白液pH值对漂白效果的影响如图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过氧乙酸漂白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白度略高于过氧化氢漂白,而且过氧乙酸漂白后混纺纱的强力明显高于过氧化氢漂白.原因是过氧乙酸在近中性条件下进行较低温度的漂白,对纤维损伤较小;而过氧化氢是在较高温度及碱性条件下进行的漂白,对纤维的损伤较为严重.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