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棉织物具有吸湿、透气、柔软等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但是,由于棉纤维本身的共生物(即含有的非纤维素物质,如蜡质、果胶、含氮物质、灰分等)以及在纺织加工中加入的各种浆料和沾染的油污,降低了织物的润湿性,且手感粗糙、色泽不白,在染色、印花过程中还会妨碍染料上染,使色泽不艳,染色牢度不好。因此,漂白、印花或染色产品均需要进行前处理加工。传统工艺采用重碱煮漂的处理方法,有些品种的NaOH用量高达40~50g/L,并且会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工艺流程长、能耗大、污染严重,不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本研究采用生物酶并借助于精练剂、氧漂,对棉织物进行前处理。结果表明,酶的反应条件温和,针对性强,能耗低,对前处理设备的要求低,环境污染少,处理后产品的性能指标比传统碱处理产品好。
2前处理原理
棉纤维是一种植物组织,外层由次生胞壁和覆盖在其上的初生胞壁构成。最外层的初生胞壁占棉纤维总厚度的1%,其中的纤维素含量低,占52%;而果胶质、蜡质、色素等疏水性杂质占48%,后者不利于染整后加工,必须除去。另外,棉织物在织造前所上的浆液会影响织物的透水性,妨碍化学药剂和染料与纤维的接触,多耗用染化药品,增加练漂工艺负担,造成印染疵病,故在练漂前要退浆。
2.1酶处理原理
酶的催化效率极高,比无机催化剂高出10万到上亿倍。由于酶的催化专一性强,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因此对于被催化物质的选择也很严格[1]。
本实验采用的煮练酶是一种新型多元复合酶,由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脂肪酶和木质素酶等组成。煮练酶的作用就是准确、高效、彻底地分解存在于纤维中的共生物和其它杂质,既准确完善地清除杂质、又对纤维本身不造成影响。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大分子链水解,而生成分子量较小、粘度较低、溶解度较高的低分子化合物,再经水洗除去水解产物而达到退浆的目的。果胶质为多糖结构,其主链为聚半乳糖醛酸,支链为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木糖结构。这种多糖类结构,把纤维素基质内次生胞壁中的非纤维素成分(如蛋白质、脂肪醇、脂肪酸及其酯类、胆甾醇及其它碳氢化合物组成的蜡质等)通过主链和支链粘合,形成以果胶质为骨架的、庞大的疏水性网状层。果胶酶能快速催化初生胞壁中的聚半乳糖醛酸水解,切开初生胞壁,果胶质的游离使初生胞壁中的其它非纤维素物质容易通过精练剂的乳化、分解和溶解。纤维素酶中的C1酶作用于纤维结晶部分,去除草籽;Cx酶作用于纤维无定型部分,膨化纤维,使织物手感柔软;β—葡萄糖苷酶作用于纤维素二糖、三糖类物质,最终成为单糖;脂肪酶可除去脂肪类杂质;木质素酶能催化木质素大分子链中醚键降解,使棉籽壳基本解体。
2.2氧漂原理
H2O2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分解速度快。这是因为在此条件下,容易形成HO-2。而HO-2是一种亲核试剂,会引发H2O2分解,产生游离基(HO-2和HO·)。游离基能破坏棉纤维中的色素,赋予棉织物必要的白度,同时棉织物上残留的其它杂质(如棉籽壳、蜡质、含氮物质等)也可在漂白中进一步除去,提高织物的润湿性。
2.3精练原理
在生物精练过程中,酶作用后的分解物以及游离的蜡质等物质,以小分子或碎片的形式仍然附着于织物中,需要外加化学品才能更有效地去除。精练剂集乳化、分散、络合、渗透为一体,可提高酶的可接近度,洗涤乳化性,在酶切开初生胞壁后,将果胶盐中的Ca2+、Fe3+、Mg2+等金属离子络合,从而加速果胶质从表皮中游离。
3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3.1材料
织物:纯棉坯布20S×20S。
药品:煮练酶(由项目研究组复配),精练剂(由项目研究组复配),NaOH(分析纯),30%H2O2,Na2CO3(无水),Na2SiO4(化学纯),Na2SO3(化学纯),JFC。
仪器:思维思测色配色系统,分析天平,恒温电热水浴锅,酸度计,烧杯,高温高压小样机,强力测定仪,简易毛效测定装置,小轧车。
3.2实验方法
3.2.1工艺过程
采用一定浓度的煮练酶,在规定温度下对纯棉坯布进行二浸二轧处理(轧液率100%);室温堆置至规定时间后,将布样洗净,再室温二浸二轧处理(轧液率100%),使用一定浓度的精练剂,然后汽蒸萃取至规定时间;取出布样洗净后,最后用H2O2进行漂白至规定时间;将布样洗净,测定毛效、白度、断裂强力。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