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整 >

生物酶在印染加工中的应用性能及的开发研究

来源:朱俊萍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5日


在染整工业中,酶最早主要应用于棉织物退浆和蚕丝的脱胶,而今人们发现利用生物酶处理纺织品不仅能使服用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应用生物酶处理纺织品的工艺属于绿色生产工艺,很有发展前景。

1、生物酶的结构和特性

生物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象其他蛋白质一样的酶分子由氨基酸长链组成。其中一部分链成螺旋状,一部分成折叠的薄片结构,而这两部分由不折叠的氨基酸链连接起来,从而使整个酶分子成为特定的三维结构。

生物酶是从生物体中产生的,它具有特殊的催化功能。它与一般催化剂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1)催化效率高。酶的催化效率是一般无机催化剂的103~106倍。2)专一性强。一般催化剂对底物专一性比较差,而酶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某一种酶往往只能对某一类物质起催化作用)。3)反应条件温和。酶催化反应不象一般催化剂需要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条件,而可在较温和的常温、常压下进行。4)具有调节能力。许多酶的催化活性可受到多种调节机制的灵活调节。

酶的种类很多,不同的酶最适合作用的条件也各异。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很多,如酶的浓度、底物浓度、反应温度、pH值、时间等。要想使生物酶更好地应用在染整工业中,就需要坚持不懈的研究开发和实践。

2、生物酶在染整工业中的开发与应用

2.1、酶退浆

2.1.1、淀粉酶退浆

用淀粉酶对含有淀粉的棉织物退浆是生物酶最早应用于染整前处理加工的工艺。棉织物采用碱退浆对淀粉浆的退除率较低,采用氧化剂或酸退浆如果工艺条件控制不当又会使织物强力受到严重损伤。而采用能分解淀粉浆的淀粉酶,在较温和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使淀粉转变成溶解状态,不但退浆率高,而且对棉织物无损伤,产品手感柔软。因此棉织物采用酶退浆是人们一直公认的理想退浆工艺。过去因淀粉酶成本较碱高得多,再加上它对其他浆料无去除作用,限制了它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淀粉酶的价格不断降低,因此,该工艺又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

2.1.2、脂肪酶辅助退浆

采用脂肪酶辅助退浆工艺国外也有报道[2]。在传统上浆工艺中,淀粉和以动植物为基础的润滑剂(甘油三酸脂)常被用作上浆组分。这主要是由于它们是可以不断供应的天然原料,容易买到,价格相当便宜。采用传统的退浆/精练工艺,只有低于10%的动植物被皂化。而以甘油三酸脂为主的润滑剂几乎能全部被脂肪酶水解。因此,对于用淀粉/动植物混合浆料上浆的织物,可以采用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混合退浆剂退浆。

退浆采用轧堆法,工艺条件为脂肪酶浓度5000LU/kg棉,淀粉酶浓度25NAU/kg棉pH值为7,温度75℃,2h,浴比1∶1,退浆率为98%。

退浆采用高温短蒸法:脂肪酶浓度100LU/kg棉,淀粉酶浓度50NAU/kg棉,pH为7,温度90℃以上,时间5min,浴比1∶20,退浆率90%以上。

采用上述工艺退浆均匀性好,织物手感柔软,可减轻环境污染和精炼负担。若采用90℃以上短蒸处理,还可缩短退浆时间。

[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