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处理前后交织物性能测试的分析
测试结果表明,经过蓬松柔软处理的交织物性能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变,如表4所示。处理过程中,大麻纤维表面的羟基与柔软剂的反应基团相互作用,在纤维表面形成牢固的吸附,从而在交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膜,使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降低,经纬纱之间的摩擦阻力也得到改善;蓬松片处理又使织物的表面能降低,纱线变得容易舒展,使织物产生蓬松和丰满柔软的手感。因此,交织物经纬向的硬挺度均明显下降,在对织物进行5次水洗后,硬挺度与水洗前相差不大,略有回升。说明织物表面的膜在水洗过程中受到一定的磨损,但柔软处理的耐水洗效果尚佳。
蓬松柔软处理后织物整体断裂强力与织物重量都有所下降,断裂伸长率增加,这是因为柔软剂和蓬松片与织物相互作用,使纱线受到损伤,削弱了大麻与彩棉纤维内部氢键之间的作用,纤维素大分子部分裂解,聚合度降低,断裂强力下降,但是经纬向的强降率都在7%以内,因而并不影响织物的性能。同时,断裂伸长率有所增加,织物的延伸性变大,弹性得到改善。而织物表现出的减量证明硬挺度下降,硬挺度下降至50.85%,手感变得非常柔软。
空气通过织物的途径是纤维间空隙与纱线间缝隙,缝隙越小,途径越曲折复杂,则对空气的阻力越大,但是纤维间空隙较小,空隙不贯通,黏滞阻力较大,可忽略不计。所以,总阻力与布孔的大小、毛羽的多少和织物的厚度有关。因为蓬松柔软处理使纱线表面覆盖了一层毛羽,经过5次洗涤,织物厚度也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织物的透气量与回潮率都因受到影响而降低。因为阳离子柔软剂带有正电荷,所以在纤维表面上形成了亲油性模而具有憎水的作用,而织物表面的毛羽也增大了空气通过的阻力。
交织物表面形态结构观察
图1为未处理交织物经纬纱的电镜照片。可以看出,表观直径在10的大麻纤维表面含有大量胶质等非纤维素物质,这些胶质存在于由葡萄糖基通过氧桥连接成的链状大分子平行排列结构聚合成的分子团系统和有空隙的纤维素骨架之中⑴,使纤维表面非常粗糙,纬纱为彩棉,纤维的表面比较光滑,但是表面散布着一些微小的颗粒。
图2(a)为蓬松柔软处理后的经纱电镜照片,可以看到,纤维表面的胶质得以去除,纤维束比较清晰.纤维之间的分离度明显改善,纵向纤维表面光滑,但是,纱线在柔软处理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轻微的损伤,束纤维表面有一些单纤维脱离出来并散布在纱线表面,织物的毛羽会有所增加,这会使纱线的强力受到一定影响。纬纱表面的小颗粒在柔软处理后已经基本消失,纤维表面平滑。由此可见,经蓬松柔软处理后的交织物经纬纱表面的光滑性都比未处理过的织物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