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测试
2.5.1退浆效果评定
用碘-碘化钾和碘-碘化钾-硼酸试液点滴法可快速简单地评定退浆效果,以分别检测淀粉浆料和PVA浆料。在退浆后的织物样品上滴几滴碘-碘化钾或碘-碘化钾-硼酸试液,如试液呈浅黄色表示浆料已退净;试液呈蓝色表示织物上还残留有浆料。测试时以未处理坯布、工厂高温强碱和过氧化氢漂白半制品坯布、全棉针织物无浆坯布作为参照物,把退浆效果分为四个等级:优(无残留浆)、良(很少残留浆)、中(少量残留浆)和差(较多残留浆)。
2.5.2毛效
将经105℃烘干,并平衡后的试样放在毛效仪上测试,记录水在30min内沿织物上升的高度(cm)。
2.5.3白度
将烘干平衡后的织物叠成四层,在WSD-III型白度仪上测试,以Wr-475白度表示。
2.5.4果胶质含量
称取织物干重1.5000g,剪碎后投入接有冷凝器的250mL烧瓶中,加入100mL0.5%的草酸铵溶液,在沸水浴中煮1.5h,然后过滤;取滤液2mL加入到12mL的浓硫酸中,并用冰水冷却,然后在沸水浴中煮10min,再用冰水冷却,最后加入0.15%的咔唑无水乙醇溶液1mL,混合均匀,静置30min;用721分光光度计在530nm波长下,以1cm的比色皿测定吸光值,由标准曲线计算半乳糖醛酸含量,然后再换算成果胶质百分含量。
2.5.5强度
按GB/T3923.1-1997标准在YG065型电子织物强力试验仪上测试。
2.5.6COD值
按COD测试标准,苏环监测(1999)30号快速烘箱-重铬酸盐法测定。
2.5.7染色深度
用美国HunterLab公司的UltraScanXE型测色仪测定表观色深K/S值,D65光源,10°视角.
3结果与讨论
3.1织物前处理后的物理性能指标
传统织物碱前处理和复合酶FW前处理后再漂白,分别测得各项常规物理性能指标。
酶前处理的退浆效果与碱前处理的退浆效果相当;酶前处理后织物的白度和强力优于碱前处理的白度和强力;酶前处理织物的毛效与果胶质去除率略低于碱前处理织物,但能满足印花和染色等要求。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