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冷却吹风条件
生产中应控制适宜的冷却速度。若冷却速度偏高,熔体细流凝固点上移,单丝与冷却风的摩擦力增大,从而使成品丝各项指标的不均匀性上升[2]。但冷却太慢时会发生野风,出现纺丝卷绕间的风向纺丝间“倒灌”现象,使丝条在甬道内抖动,导致成品丝的条干均匀性和染色均匀性变差。
2.4、拉伸卷绕
初生纤维丝速与拉伸倍数的匹配以及GR1温度的合理选择,对纤维拉伸性有较大影响。初生纤维丝速即GR1速度提高,生产稳定性较好,但影响成品丝的染色性能;GR1速度太高时,会因空气阻力增大,纺丝张力及波动增大而导致工艺稳定性和初生纤维结构均匀性变差,可纺性不好。GR1温度对FDY的染色性能影响较大,加工EDDP时GR1温度应比生产常规丝低。若该温度过高,则使初生纤维结晶度增大,丝条内部的缺陷相应增多,表现为成品丝的染色均匀性差,沸水收缩率指标低,在生产上会出现缠辊和毛丝;若该温度过低,则拉伸所需热量不够,拉伸点下移,拉伸均匀性变差,会出现未拉伸丝、毛丝和断头。实际生产中要综合考虑GR1绕丝圈数、丝条加热效率以及丝条在热辊上的停留时间等因素。GR1上绕丝圈数对染色性能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圈数不同,染色效果相差很大。绕丝圈数越少,丝条张力稳定性越差,丝条张力波动,往往导致拉伸点“漂移”,纤维不匀程度大,未充分拉伸的纤维长度增大,最终影响纤维染色性能。
表3、GR1绕丝圈数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Table3、EffectofGR1windingnumberondye2ability
绕丝圈数染色性能2有段状色差,大多呈点状7正常丝,无明显色差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