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它具有诸多优良的特性,如光泽柔和、良好的弹性、耐磨性、吸湿性以及保暖性等,但也有许多不足,如羊毛织物易毡缩变形。传统方法处理羊毛鳞片层往往需要用含氯氧化剂,处理过程会产生AOX(可吸的有机卤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比较严重。等离子体技术是干式反应体系,节水节能、环境污染少,处理仅涉及纤维的表面[1,2],不破坏纤维自身的性质,理论上可应用于各种纺织品基质物。本文重点讨论了等离子体技术在羊毛织物染整加工中的应用。
1传统处理鳞片层的方法
普遍认为羊毛鳞片层结构是影响羊毛表面性质的主要因素,目前国内外的毛织物整理方法大都是对鳞片进行适当的破坏。主要有2个途径:一是采用释氯剂如二氯异三聚氰酸或其钠盐等破坏鳞片层。释氯剂价格较低,在酸性和室温条件下的反应速度相当快,使用较方便。二是采用氧化剂如过硫酸及其盐类、高锰酸钾等处理,它们的价格相对较高,反应速度也慢,因此应用得不多。但这2种方法都会引起羊毛的强力损失,还带来污水的公害。
2等离子体及其作用原理
2.1等离子体概述
广义等离子体指包含正负电荷相等的大量带电粒子的物质聚集状态。狭义等离子体是指一种全部或部分被电离的气体。气态物质在热、电等能量的作用下产生不同程度的分子及电子的分离,形成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离子等。这种包含原子、分子、电子、离子、光子、各种亚稳态和激发态粒子的混合气体即为等离子体[1]。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