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精练酶KDN-301前处理工艺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6日

表3中,随着精练酶用量增加,精练汗布的毛效提高十分明显,失重率也略有增大。这可能是由于精练酶KDN-301 体系复配有少量的非离子渗透剂,提高了酶的渗透以及对纤维的作用能力。综合考虑成本及处理效果,选定酶用量为2g/L。

1.3.4处理时间

采用精练酶KDN-3012g/L,在中性浴中于55℃处理不同时间,测定其失重率和毛效,见表4。

表4中,随着精练时间的延长,针织汗布毛效逐渐提高;处理时间为45min和60min时,织物毛效相近。考虑到工厂前处理保温时间一般为45min左右,选定酶精练时间为45-60min,具体可根据织物种类及加工效率确定。

1.3.5精练酶、去油剂复合工艺

棉纤维中除果胶质外,还存在蜡质、灰分和棉籽壳。实际生产过程中,棉针织布还可能沾染针织机上的少量润滑油剂。针织汗布单一采用2g/L精练酶KDN- 301处理,仅能破坏棉纤维蜡质覆盖的连续性,并不能将蜡质等杂质去除,故毛效较差,不能满足染色要求。因此考虑KDN-301与少量的去油剂DO- 165组合用。试验温度可选定在棉蜡的熔点之上,如在80℃乳化处理一段时间[2],以提高处理效果,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采用1g/L精练酶KDN-301和1g/L去油剂DO-165,55℃处理30min后,再80℃处理15min,针织汗布毛效达到15cm/30rain以上,已满足染整加工要求。因此,中样放样试验时,可采用上述工艺进行处理。

2·大样生产实践

根据精练酶KDN-301低温前处理小样试验,进行大样生产实践,并与传统煮练工艺进行对比。

2.1精练酶低温前处理工艺与传统煮练工艺

2.2精练酶工艺与传统煮练工艺效果对比

普通针织汗布经精练酶KDN-301低温前处理工艺和传统煮练工艺处理后,比较其各项性能指标,如表6所示。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