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数据说明,对于三种黄色染料而言,在指定波长420 nm、450 nm、470 nm、510 nm、550 nm处所计算出来δ的偏差大小和色光具有一定的规律,即δ越 小则色光越接近,δ越大则色光差异越大;但是表4 数据同样表明即使在δ接近0的情况下,总色差dE 一般均大于0·5。这种情况的产生可能是因为黄色染料对光比较敏感,容易受到污染。因此对于黄色染料,利用分光光度法可以确定色光偏差大小,但是 是否在规格范围之内则需要使用染色法来控制。
2·2染料色光的精密度分析
从表1~4可知,使用分光光度法可以较好的控制好阳离子黑色混拼染料和蓝色染料的色光。本实验选用同一批次而且合格的阳离子黑FDL和蓝FGRL分别进行吸光光度法和染色法5次重复实验, 结果见表5。
从表5可见,对于黑FDL和蓝FGRL而言,分光光度法的偏向和值几乎一致,而染色法在同一批次的产品测试时虽然最后的总色差dE一样,但是dC 和dH的偏向每次都不一样。这可能时由于阳离子染料染色时对于染色机温度要求高,而且染色时间 长而引起的,而分光光度法只是测定染料稀溶液的吸光度值,在理想的条件下,影响染料吸光度的因素较少。
2·3分光光度法和染色法控制色光的流程比较
由图1可知,分光光度法同传统的染色法在控制 产品色光的流程上的差异主要在于前者是依靠吸光 度值来计算各波段下的偏差δ,一个是依靠染色所得的色差。分光光度法相对于染色法的最大优点在于操作周期短,大约是染色法1/5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是环保,产生的废水少;而且能耗少, 由于不使用染色设备,则大大减少了由于染色而消耗的水电费用。从表1~4的结果来看,缺点在于分 光光度法在控制阳离子色光时,通用性不及染色法, 具有局限性。
3.结论
(1)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阳离子染料色光的控 制为国内工业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该法最直 接的优越性就是该法比染色调色法节省了超过4/5 的时间,大大的缩短了调色周期。在生产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企业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新的、可行思路,并可减少由染色法带来的染料、染布、助剂等原料的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废水的排放量。
(2)分光光度法进行阳离子染料色光的控制的 时现性更好、偏差更小,是对染色法的必要补充。
(3)分光光度法控制阳离子色光也有它的局限性,对于黑色和蓝色阳离子染料不仅可以确定其色 光偏差大小,而且可以确定其色光是否在规格之内; 而对于黄色阳离子染料和红色阳离子染料,只能确定色光偏差大小,而难以实现确定染料的真实色光 是否在规格范围之内;对于荧光染料则该法行之不通。
(4)关于计算δ值,本实验中根据公式(2)将测 的A值输入事先编制好的的excel工作表格中,自动计算出δ值,大大减少了计算时的工作量而且节省时间。同时对于黑色和蓝色染料可以根据经验值来编制相关调色软件来替代染色这个步骤来调色色光,这样又可以大大缩短调色时间。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