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3.5%
元明粉30g/L
pH值10.0~11.0
染色温度70~75℃
时间20min
Na2CO37g/L
温度80~85℃
固色时间50min
pH值(用HAc调节)4.0~4.5
温度90~95℃
续染时间60min
C.Lanasol染料染色
染料3%
元明粉40g/L
pH值10.0~11.0
染色温度70~75℃
时间20min
Na2CO37g/L
温度80~85℃
固色时间50min
pH值(用HAc调节)4.0~4.5
温度90℃
续染时间60min
3.3测定方法
3.3.1上染百分率
应用UV—2102型Unic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
3.3.2固色率
根据文献[9]测定。
3.3.3耐洗牢度
根据GB/T3921.3—1997进行测定,贴衬采用两块棉织物。
3.3.4摩擦牢度
根据GB/T3920—1997进行测定。
4结果与讨论
4.1不同工艺对上染率的影响
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上染百分率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变性浴的染色工艺,CibacronFN和CibacronLS两种棉型双活性基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分别提高23%和20%。这是由于碱性浴上染后的活性染料失活,仍有机会在酸性浴中上染大豆蛋白的大分子,不会造成大量浮色,可以使活性染料的利用率大为提高。与之相比,毛型活性染料Lanasol上染率虽有提高,但效果不佳,这主要是由于大豆蛋白纤维中蛋白质只占20%,含量低,并且以海岛式分布在聚乙烯醇中间。唐人成等也发现毛用活性染料Lanasol染色效果不佳。
4.2不同工艺对固色效果的影响
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染色固色率如表2所示。不论棉型活性染料CibacronFN和LS,还是毛型活性染料Lanasol,采用变性浴染色后,固色率均略有提高。这表明变性浴染色不但提高了染色上染效率,而且也使固色率得到了提高。
4.3不同工艺对色牢度的影响
分别对不同染色工艺下的染色试样进行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测试,结果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与碱性浴和酸性浴染色相比,大豆蛋白纤维经活性染料变性浴染色后具有较好的色牢度。这主要是由于活性染料的结构中具有活性基团,利用活性基团和被染物纤维大分子相应的极性基团反应生成共价键结合,所以活性染料的染色牢度较高。
5结论
大豆蛋白纤维是由大豆蛋白与PVA共混纺丝形成的。聚乙烯醇为连续相,大豆蛋白为分散相,大豆蛋白随机分布其中。采用活性染料变性浴染色,CibacronFN和CibacronLS两种棉型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分别提高23%和20%,并且有较好的固色率和染色牢度。染棉型活性染料效果较好,染毛型活性染料效果不佳。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