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图6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得色深度越来越浅,当染色时间在10~20min时,织物得色深度没多大变化。这可能是由于在高温及长时间的作用下,靛蓝染料发生了一些旁支反应如过度还原,水解或者其结构发生了某种变化。
2·4尿素对得色深度的影响
在靛蓝染料的染色中,常常加入一定量的助溶剂———尿素,尿素不仅能使靛蓝更好地溶解,对纤维也有一定的溶胀作用。靛蓝还原后,在染浴中加入不同量的尿素,调节pH为6~7,温度120℃的条件下染色20min,其得色情况如图7所示。
由图7可知,加入尿素可明显增加涤纶织物的得色深度,在其用量为10g/L时,由于尿素的加入,染料的溶解性提高,纤维的溶胀性也有所提高,上染率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效果最佳。
2·5织物的色牢度
在最佳染色工艺(pH值为6~7,温度120~130℃,时间20min,尿素用量为10g/L)条件下,用不同量的靛蓝染料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测试其摩擦牢度及水洗牢度。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靛蓝染色后的涤纶织物,其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均较好。靛蓝用量为1%(owf)时,所得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都可达到4~5级;当靛蓝用量增加时,摩擦牢度会有所下降。
3结论
a)通过探讨染浴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尿素用量对涤纶织物得色量(K/S)的影响。确定涤纶织物靛蓝染料染色的较好工艺条件为:pH值6~7,染色温度120~130℃,染色时间10~20min,尿素10g/L。
b)用上述工艺条件染色后,染成品的干、湿摩擦色牢度及水洗色牢度均达到4~5级。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