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整 >

纺织印染行业生态安全分析及应对措施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2日

2.6含氯酚

五氯苯酚(PCP)是纺织品采用的传统防霉防腐剂。动物实验证明,PCP是一种毒性物质,对人体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PCP十分稳定,在纺织品中的自然降解过程缓慢,穿着时会通过皮肤在人体内产生生物积累而危害人体健康。虽然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明令禁止,但实际上仍在使用中。2,3,5,6-四氯苯酚(TeCP)是PCP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对人体和环境同样有害。

2.7含氯有机载体

载体染色工艺是聚酯纤维纯纺及混纺产品常用的染色工艺,有助于分散染料在常压沸染条件下对聚酯纤维进行染色。某些廉价的含氯芳香组化合物,如三氯苯、二氯甲苯是高效的染色载体。研究表明,这些含氯芳香族化合物对环境是有害的,对人具有潜在的致畸和致癌性。

2.8杀虫剂

天然植物纤维,如棉花在种植中会用到多种农药。在棉花生长过程中被纤维吸收的农药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虽大部被去除,但仍有可能会有小部分残留在最终产品上。这些农药对人体的毒性强弱不一,且与在纺织品上的残留量有关,其中有些极易经皮肤为人体所吸收,且对人体有相当的毒性,为致癌因素之一。

2.9多氯联苯衍生物(PCBs)

人们常把在纺织品上检测出残留的多氯联苯衍生物归入杀虫剂。其实多氯联苯并非作为杀虫剂,而是作为抗静电剂及阻燃剂而可能被引入纺织品。多氯联苯对人体有毒,会引起皮肤着色、肠胃不适,并有致癌作用。

2.10环境激素

环境激素是一类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极其有害的化学物质。目前被禁止的环境激素有70多种,与纺织助剂有关的有10种左右,除五氯苯酚、多氯联苯外还有多氯二恶英、多氯二苯并呋喃、多溴联苯、烷基酚、对硝基甲苯、邻,对二苯基苯酚等。

3国内外纺织品生态标准的发展概况

从20世纪80年代起,工业化国家就开始对纺织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研究,并从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步骤。

目前最有影响的生态纺织品标准是奥地利纺织研究院设计、国际纺织品生态学研究与检测协会颁布的Oeko-TexStandard100标准。它首次引用了生态纺织品的概念,从消费者的角度,以不伤害使用者健康为前提,规定了纺织品生态性能最低要求,包括在纺织品中禁止或限量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值及分析方法。检测项目共计14个大项42个小项,具体包括:pH值、甲醛、可萃取重金属、杀虫剂、含氯苯酚、氯化苯及氯化甲苯系列、PVC增塑剂、有机锡化合物、有害染料、抗微生物整理剂、阻燃剂、色牢度、挥发性物质、气味等。

Oeko–TexStandard100的“生态性”是指最终产品对人身健康无害,即所谓人类生态学,不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涉及纺织品生命全周期。欧共体的“Eco-Label”所倡导的则是全生态的概念,其评价标准涵盖了某一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即生产的生态性、消费的生态性、处理的生态性。列入该标准考核范围的化学品包括:纤维及纱线用助剂和整理剂,杀虫或生物抑制产品,剥色或脱色、增重、辅助化学品清洗剂、织物柔软剂和络合剂、漂白剂,染料中的杂质、颜料中的杂质,铬媒染料、金属络合染料、偶氮染料,致癌、致突变或对生殖系统有毒害的染料、具有潜在致敏性的染料、聚酯用卤化载体,印染、甲醛、湿态加工的废水排放,阻燃剂、防缩整理剂、填充材料、涂层、复合和薄膜产品等。由于欧共体的“Eco-Label”标准是以法律的形式推出的,其影响力将会进一步扩大并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