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印花 >

羊绒织物喷墨印花工艺优化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4日

2.2 关键助剂

在调配好渗透性、抱合性的基础上,针对喷墨印花所使用的活性染料(活性染料中的青、品红、黄、黑4个基本色中的M、Y、K的分子较小,但C的分子结构相对大些),要使它们在同等条件下均匀发色[6—7],应在酸性浴的条件下增加浆料的吸湿性、溶解性、防渗化性。同时考虑羊绒纤维表面的绒毛现象,必须添加助剂,且对其用量作适当分配。需要添加的助剂如表2所示。

2.3 前处理浆料处方

羊绒纤维的化学组成主要为角脘,它含有能电离的酸性基和碱性基,能与适量的酸和碱结合。羊绒对碱的抵抗能力较差,pH值大于10时,羊绒纤维的损伤比较严重,而冷的稀醋酸对羊绒没有破坏作用,当pH值在5(等电点附近)时,不会影响纤维强力。综合上述组分作用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工厂采用色号C0101标准白,线密度16.7tex×2的机织羊绒坯布,通过糊料(海藻酸钠+改性淀粉或DGT-2)、助剂(元明粉、尿素、渗透剂JFC、甘油、冰醋酸、印花油S)各组分的正交试验,特别是糊料和助剂的选用。最终得出羊绒织物前处理浆料配方为:糊料(海藻酸钠+改性淀粉)4.0%(3.5%亦可),元明粉10%,尿素5%,渗透剂JFC1%,甘油4%,冰醋酸(醋酸钠)调节pH值至5~6,印花油S3%,总用量为100%,根据不同的量来决定水的量,补充满即可。

2.4 上浆方法及工艺条件

2.4.1 上浆方法

通常采用简便易行的筛网上浆法。可用60目或80目筛网在手工平台板上刮印上浆,经水洗后染料的掉色实验情况所得,采用60目刮浆即可。一般依不同处方的不同黏度,刮印4~8刀,以不透底为度,经试验确定刮6刀可达到染色效果清晰。刮刀数越多,浆料反而太厚,影响喷头的高度,严重者会损坏喷头。需要强调的一点,羊绒表面的绒毛要求其贴伏在表面,否则在喷印活性墨水时会出现沾色和露点等问题。

2.4.2 工艺条件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