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染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按GB/T3920—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进行;耐洗色牢度 按GB/T3921.3—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3》进行。
1.3.4 K/S值的测定
在UltrascanXE型测色仪上测定试样的K/S值,采用10°视野,D65光源,试样折叠四层。
2 结果与讨论
2.1 棉织物HBP-HTC改性工艺优化
2.1.1 改性剂配比对K/S值的影响
提高EPTAC与HBP-NH2的投料比,可增加HBP-HTC分子结构中季铵盐支链的接枝率,见表1。分别采用4g/LHBP-NH2和不同投料比的HBP-HTC常温处理棉织物30min,水洗后用2%活性黄3-GL无盐染色,测试得色量,结果见图2。
由图2知,随季铵盐基团浓度的提高,HBP-HTC改性处理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K/S值明显升高。随HBP-HTC中季铵盐含量增加,HBP-HTC上的正电荷增加,易被带负电性的棉纤维表面所吸附。另外,HBP-HTC分子量增加,与纤维的结合力增强,改性效果好,有利于提高棉织物的无盐染色性能。当上述投料比EPTAC∶HBP-NH2=2∶1时,HBP-NH2分子中的氨基已基本接枝完全,因此,投料比选为2∶1。
2.1.2 HBP-HTC浓度对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用不同浓度的HBP-HTC浸渍处理棉织物,其它工艺条件同上,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棉织物经HBP-HTC阳离子改性后,其染色性能显著提高。由于HBP-HTC表面具有极其丰富的季铵盐基团,较低浓度的HBP-HTC溶液即可实现棉织物阳离子改性。当HBP-HTC浓度较高时,染色过程中吸附牢度较低的HBP-HTC反而会脱落,使染液中部分染料沉淀,造成染色后织物K/S值下降。因此,本试验选定HBP-HTC浓度为4g/L。
2.1.3 浸渍温度对改性棉织物无盐染色的影响
将棉织物置于4g/L的HBP-HTC溶液中,分别于20、60和90℃浸渍处理30min,水洗后染色,测试其染色性能,其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低温处理对改性棉织物的无盐染色性能有利。这是因为棉织物对HBP-HTC是物理吸附,且为放热反应,提高温度不利于HBP-HTC在棉织物上的附着。因此,棉织物HBP-HTC的阳离子改性可选择在常温下进行。
2.1.4 浸渍时间对改性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将棉织物置于4g/L的HBP-HTC溶液中,常温下浸渍处理5~180min,水洗,染色,结果见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