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堆置时间
在染液浓度10g/L,Na2SiO3浓度10g/L,室温条件下浸轧织物,堆置不同时间,水洗,皂洗后晾干,测其K/S值,可以看出,在织物堆置16h后就已达到了固色平衡。需要说明一点,此组数据是在室温10~15℃取得的。如果室温提高或在夏季,堆置时间还可短些。堆置时间还与染料的反应性以及织物是否经过丝光有关。在实际生产中,考虑到拼色染料反应有差异,为使染料充分固着,可适当延长堆置时间,这对于已经固着的染料影响不大。
2.5水质的影响
冷轧堆染色工艺中,使用大量Na2SiO3,SiO32-易与水中Ca2+形成CaSiO3沉淀,既消耗了Na2SiO3,又会影响织物手感及色牢度,为此选用不同水质,染料浓度20g/L,Na2SiO320g/L,进行冷轧堆染色,测其色牢度,其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水质的硬度对皂洗牢度没有什么影响;对摩擦牢度影响较大。水质硬度较大,摩擦牢度降低;添加络合剂后,摩擦牢度降低更多。因为CaSiO3及络合剂EDTA与钙镁离子以及其他物质形成的分子量较大的络合物附着在纤维表面,从而影响了摩擦牢度,同时易使织物表面产生色斑,所以用蒸馏水染色的试样色泽均匀,用自来水及河水染色的试样都有色花,河水的色花更严重。因此建议冷轧堆染色使用软水。
3结束语
冷轧堆染色工艺在节能降耗方面是显而易见的,据资料显示:与连续轧染工艺(汽蒸法、焙烘法)相比,冷轧堆染色工艺在汽蒸与电的消耗方面降低30%~40%,染料固着率可提高20%~25%,污水处理可以降耗10%。同时,冷轧堆染色工艺条件温和,织物受到的张力、摩擦小,所以织物的表观效果和手感均有较大提高。特别是针织物、毛巾、绒面织物使用冷轧堆染色能提高产品质量。冷轧堆染色是印染企业提高产品档次、降低成本、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