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中,随着精练时间的延长,针织汗布毛效逐渐提高;处理时间为45min和60min时,织物毛效相近。考虑到工厂前处理保温时间一般为45min左右,选定酶精练时间为45-60min,具体可根据织物种类及加工效率确定。
1.3.5精练酶、去油剂复合工艺
棉纤维中除果胶质外,还存在蜡质、灰分和棉籽壳。实际生产过程中,棉针织布还可能沾染针织机上的少量润滑油剂。针织汗布单一采用2g/L精练酶KDN-301处理,仅能破坏棉纤维蜡质覆盖的连续性,并不能将蜡质等杂质去除,故毛效较差,不能满足染色要求。因此考虑KDN-301与少量的去油剂DO-165组合用。试验温度可选定在棉蜡的熔点之上,如在80℃乳化处理一段时间[2],以提高处理效果,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采用1g/L精练酶KDN-301和1g/L去油剂DO-165,55℃处理30min后,再80℃处理15min,针织汗布毛效达到15cm/30rain以上,已满足染整加工要求。因此,中样放样试验时,可采用上述工艺进行处理。
2大样生产实践
根据精练酶KDN-301低温前处理小样试验,进行大样生产实践,并与传统煮练工艺进行对比。
2.1精练酶低温前处理工艺与传统煮练工艺
2.2精练酶工艺与传统煮练工艺效果对比
普通针织汗布经精练酶KDN-301低温前处理工艺和传统煮练工艺处理后,比较其各项性能指标,如表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