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1可知,影响作用最大的是pH值,随着pH值的增加,K/S值明显降低,在pH=3左右时紫胶色素能稳定地保持其颜色.其次,蚕丝等电点时的pH值为3.5~5.2,染液的pH值低于等电点,纤维中带正电的氨基增多,有利于染料中的阴离子与纤维结合.时间和温度对染色织物的K/S值也有一定影响,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有利于色素的上染.综合考虑,确定直接染色的最佳条件为:染浴pH=3,85℃染色60min.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色素的提升性进行实验,由图3可知,在紫胶色素用量<8%(owf)时,随着紫胶色素用量的增加,K/S值明显增加,具有较好的提升性.
2.3.2紫胶色素对真丝的上染速率
从图4中看出,紫胶色素对真丝直接染色,初期的上染速率很快,初染率很高,染色半染时间很小,说明染色很快就能达到平衡.故在实际染色过程中,必须注意控制匀染性.另外,紫胶色素直接上染真丝织物的最终上染率随染色温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实验范围内,上染百分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有所下降,75℃时,上染百分率可达67.64%.
2.3.3媒染对紫胶色素染色性能的影响
表2织物K/S值看出,铁媒处理提高了织物的染色深度;由颜色特征值L*、a*、b*值看出,直接染色的亮度最高,颜色偏红光、偏黄光,经媒染处理后,织物颜色变暗.采用先媒后染工艺的织物为褐紫色,而采用先染后媒和先媒后染再媒工艺的织物为深褐色,颜色的变化是由于铁离子与紫胶色素产生配合的结果.另外,媒染处理可明显提高皂洗牢度,原因是媒染剂中的金属离子在染料和纤维之间起了桥梁作用,强化了染料的固着.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染料的化学稳定性与日晒牢度.摩擦牢度下降是配位过程中染料聚集和向表面移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