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2可知,影响白度的因素按极差大小排列为 温度(A)、过氧乙酸浓度(B)、PH值(C)、漂白时间 (D).结合混纺纱的性能和过氧乙酸的稳定性,确定 的优化工艺为:A2B3C2D2,即过氧乙酸漂白大豆蛋白 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优化工艺配方及工艺条件 为:过氧乙酸用量7.5 g/L,PH值6.5,温度65T,时 间 80 min.
2.6过氧乙酸、过氧化氢漂白效果对比
用过氧乙酸优化工艺漂白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与生产中过氧化氢漂白(H2023g/L、Na0H/ Na2C03 为 4 g/L^Na2Si03 为 2 g/L、pH 值 10.5、于 95 t条件下漂白75 min,其中NaOH与Na2C03以2:1 的比例混合)的结果对比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过氧乙酸漂白大豆蛋白复合纤 维/亚麻混纺纱的白度略高于过氧化氢漂白,而且过氧 乙酸漂白后混纺纱的强力明显高于过氧化氢漂白.原 因是过氧乙酸在近中性条件下进行较低温度的漂白, 对纤维损伤较小;而过氧化氢是在较高温度及碱性条 件下进行的漂白,对纤维的损伤较为严重.
3结论
1、确定了过氧乙酸漂白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 混纺纱的优化工艺:过氧乙酸7.5 g/L,焦磷酸钠3 g/L, pH 值 6.5,温度 65 t,时间 80 min.
2、过氧乙酸漂白的工艺条件温和,对纤维损伤 小,可使漂白纱保持较高的强力,利于后续染整加工.
3、过氧乙酸漂白能耗小,漂白分解产物可生物 降解,利于环保.
今后的工作是探讨过氧乙酸漂内对大豆蛋白 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染色效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胡石羽.亚麻氧化漂白工艺的优化[J].国外纺织技术,1997 (7): 32-39.
2、刘昌龄.过醋酸种对生态有利的漂白剂[J].印染译丛
3、张峰,殷佳敏,卢鹏举.过氧乙酸漂液的稳定性及稳定剂的 选择[J].印染助剂,2004( 10):29-31 •
4、上海桃浦化工厂.过氧乙酸的生产和应用[M].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