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不同pH值对织物白度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pH值小于5.5时煮练增白的织物白度较低,当pH值为6.5左右时白度达到最高,之后随着pH值的增大白度略有所降低,但仍满足生产需要。结合漂白后织物的酸性气味与所测试的白度可知,pH值控制在6.0~7.0时较适中而且相对稳定,柠檬酸处理后的漂白织物白度较高,同时酸味很轻微,适合工厂大批量生产。
表2 不同pH值对织物白度的影向
3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酸剂用量对织物pH值的影响及不同pH值对练漂织物的白度影响,得出:(1)酸剂用量越大,织物pH值越小,稳定性越低,推荐酸剂使用量3%o.w.f适宜,其中以柠檬酸更为合适。(2)将漂白织物的pH值控制在最佳范围6.0~7.0之间,既能降低和稳定织物pH值又能减轻漂白织物的酸味,以利于提高棉漂白织物的舒适性和安全环保性,使其得到更广泛的生产加工应用。
参考文献:
[1] 蔄茂强,辛淑君.PeterM Elias.皮肤表面pH值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8):503-505.
[2] 王思捷,林泳安.棉漂白织物pH值的控制方法[J].染整技术,2011(8):36-40.
[3] AATCC 81—2006 湿处理纺织品水萃取pH值的测定[S].
(作者单位:王倩,新疆大学纺织工程学院 ;贾冬,新疆自治区纤维检验局 ;朱永辉,新疆图木舒克纤维检验所)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