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碱质量浓度
轧染固色率F=[(K/S)1/(K/S)0]×100%,其中,(K/S)0、(K/S)1分别为皂煮前后棉织物的K/S值.由表1可以看出,随碱质量浓度的增加,固色率先增大后减小.表明以微波作为加热方式,碱质量浓度对固色率影响非常大,原因是pH值对染料和纤维反应影响非常大,提高pH值,可提高染料和棉纤维反应速率,但水解速率也同时增加.当pH值达一定数值时,染料水解速度大于上染纤维的速度,此时染料利用率降低,因此,在微波条件下进行轧染时,合适的氢氧化钠用量为5 g/L.
2.1.3染料质量浓度
从表2可知,随染料用量的增加,固色率先增大后减小.原因是:染料水解时,在质量浓度很低的条件下,水解染料占总量比例较大,随染料增加和上染到织物上的染料量增加,水解染料所占比例下降,染料固色率增大;染料质量浓度继续增大,大量未上染染料溶解在水中,水解染料所占比例增大,染料固色率降低.在染料为20 g/L时,固色率达最大值.因此,染料质量浓度为20 g/L时效果较好.
2.1.4微波轧染织物的牢度性能
由表3可以看出,微波染色时间对棉纤维摩擦色牢度与耐洗色牢度影响不大,干摩擦牢度5级,湿摩擦牢度4~5级,棉沾色牢度与锦纶沾色牢度都为4~5级,表明织物具有优良的耐摩擦和耐洗色牢度.
2.2微波接枝染色
2.2.1接枝反应机理
多环氧基三嗪衍生物阳离子交联剂具有3个相同可进行交联反应的活性基,在碱性条件下,可与纤维素纤维进行交联反应,生成网状交联、带有多个阳离子基团的改性纤维素纤维.其改性反应式如下:
2.2.2对上染率与固色率的影响
由表4可知,在微波条件下,改性棉织物的上染率和固色率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随接枝剂质量浓度增加,上染率与固色率逐渐提高,原因是在微波条件下,更多棉纤维基团被接枝剂取代,染料与纤维容易发生反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棉纤维发生进一步溶胀,吸附到纤维上的染料更容易渗入纤维内部,染料与纤维发生更充分的反应,因此,上染率与固色率增加.另外,对上染率和固色率的提高,接枝剂质量浓度的作用大于微波作用时间.因此,微波作用时间对棉纤维上染率与固色率的提高有一定局限.
2.2.3对棉织物色牢度性能的影响
接枝后织物色牢度性能和常规染色织物色牢度见表5~7.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