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花边及花边染色

来源:中国纺织科技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2日

2.1酸性染料

酸性染料主要用于锦纶染色,酸性染料染色时,染料在染液中电离成D-SO3-和Na+,锦纶纤维含有一定数量的氨基和羧基(一般羧基多于氨基),因此具有两性性质,当加入醋酸或硫酸后,氨基结合氢离子而使纤维带上正电荷,因而能吸到染料负离子上染。纤维中的氨离子可与D-SO3-的离子键结合。同时,纤维染料间也存在着范德华力和氢键的作用。当染浴酸性较强时,纤维中的氨离子数量增多,离子键起主要作用,当染浴酸性较弱时,范德华力和氢键起主要作用。染液的pH值,染色温度和时间均对染色效果有一定影响:pH值越低,纤维上氨离子越多,对染料阴离子吸引力则越大,因此加酸有明显的促染作用,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醋酸和硫酸铵为主,温度升高,染料在染液中的聚集程度下降,同时纤维膨化程度提高,染料在纤维表面的吸附和向纤维内部扩散的速度加快。所以要根据染料的聚集倾向大小和扩散性、移染性能高低来控制合适的始染温度,升温速率和染色时间,才能达到染匀染透的目的。

2.2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相对分子量小,结构较简单,不含水溶性基团,是疏水性较强的非离子型染料,染色时依靠分散剂的作用以微小颗粒状均匀分散在染液中。分散染料染色特点是色泽鲜艳,耐洗色牢度优良,用途广泛。因分散染料难溶于水,所以绝大多数染料是借助分散剂的作用,以小晶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只有溶解了的染料分子才能进入涤纶缝隙,在纤维内部进行扩散而着染,分散染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提高,超过100℃时更明显,分散染料对含涤纶的花边进行染色一般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染色时已溶解的染料分子到达纤维表面,被纤维表面吸附,并在高温下向纤维内部扩散,随着染液中染料单分子被吸附、染液中染料颗粒不断溶解,分散到胶束中的染料不断释放出来,不断提供单分子染料,再吸附,扩散,染色后,随温度的降低,纤维分子链段停止运动,自由体积缩小,染料与纤维分子间以范德华力,氢键以及由于机械作用等固着于纤维上。同时,分散染料也可染锦纶,但湿处理牢度差。分散染料是最适合染氨纶的一类染料。特别是聚酯型氨纶。它与分散染料分子可建立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还可形成少量H键结合。虽然氨纶的软、硬链段的微结构使分散染料容易上染,但同时也容易解吸,分散染料容易进入纤维内部,但与氨纶的软链段分子很难建立较强的结合。

2.3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是一类在化学结构上带有反应性基团的水溶性染料,该反应基团通称为活性基团,在染色过程中,染料结构上的活性基团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锦纶纤维上的氨基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使染料成为纤维大分子上的一部分。

3·染色方法

合理的染色方法是花边染色工艺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是企业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关键,不同原料及不同类别的花边,其染色染剂成分及比例必须严格把握的。

3.1单一原料的花边染色

3.1.1纯锦纶无弹花边染色

酸性染料X%,匀染剂0.5~1g/L,(NH4)2SO4或HAC 0.5~1.5g/L,100℃×30′,深色则固色处理:固色剂2~3g/L,70℃×20′。

3.1.2纯锦纶弹力花边染色

酸性染料X%,匀染剂0.5~1g/L,中深色另加分散染料0.02%~0.1%,(NH4)2SO4或HAC 0.5~1.5g/L,100℃×30min,深色则固色处理:固色剂2~3g/L,70℃×20min。

3.1.3纯涤纶无弹花边染色

分散染料X%,匀染剂0.5~1g/L,扩散剂NNO2~5g/L,130℃×60min。

3.1.4纯涤纶弹力花边染色

分散染料X%,匀染剂0.5~1g/L,120℃~130℃×60min,若牢度要求高,则用还原剂还原清洗100℃×20min处理。

3.2含双原料的花边染色

3.2.1锦纶+人造丝花边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