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ERP系统理论的形成、ERP系统的模块内容,以及AB集团ERP印染部分的总体框架和 系统软件主菜单。分析了成功实施ERP系统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如降低在制品流动资金占用50%以上, 缩短了工作进程,拉近了企业与用户的距离,从而进一步开拓了市场等等。总结了成功实施ERP的几点 经验,即各级领导的积极参与、科学规范的编码、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大规模的人员培训。
关键词:ERP;印染企业;应用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加入 WTO后民营企业的崛起,必将使传 统的纺织印染企业面临更加严峻 的考验,这就迫使企业要以市场为 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采用信 息技术、制造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 相结合,建立具有较高水平的企业 综合自动化系统,以提高“老”印染 企业在竞争中的生存力和发展力, 为此企业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管理 素质,提高效率,以满足多变的市 场需求,适应新的市场形势挑战。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自己企 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 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 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 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 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 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 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 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 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1]。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 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 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 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目前纺织印染企业已具备实 施ERP系统的基础,实施ERP系统将 大大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ERP系统简述
ERP是指在企业供应链管理 思想的指导下,采用面向业务流程 的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计 划为主线实现对企业整体资源进 行综合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1.1 ERP系统理论的形成
1.1.1 MIS系统阶段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即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主 要是收集大量原始数据、支持查 询、汇总等方面的工作。
1.1.2 MRP阶段
MRP(Material require plan- ning)即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产 品构成进行管理,借助计算机的运 算能力及系统对客户订单、在库物 料、产品构成的管理能力,实现依 据客户订单,按照产品结构清单展 开并计算物料需求计划。实现减少 库存,优化库存的目标。
1.1.3 MRPⅡ阶段
MRPⅡ(Manufacture resourceplanning)即在MRP管理系统的基 础上,增加了对企业生产中心、加工 工时、生产能力等方面的管理,以实 现计算机进行生产排程的功能,同 时也将财务的功能囊括进来,在企 业中形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闭环 管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已能动态 监察到产、供、销的全部生产过程。
1.1.4 ERP阶段
进入ERP阶段后,以计算机为 核心的企业级的管理系统更为成 熟,系统增加了包括财务预测、生 产能力、调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功 能。配合企业实现JIT(Just In Time) 管理、质量管理和生产资源调度管 理及辅助决策的功能。成为企业进 行生产管理及决策的平台工具。
1.2 ERP系统的功能模块内容
!SD销售管理、分销管理。 !MM采购管理、物料管理。 !PP生产管理: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 间作业管理。 !QM质量管理。 !FI财务管理:总帐管理、现 金管理、应收应付管理、成本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 !HR人力资源管理。 !AM资产管理。
1.3以公司的印染部分为例说明
ERP总体框架 软件包含的主要模块和业务 流程如图1所示。 印染企业属于流程型生产的 企业,从销售的角度可以分为两种 运行模式:一种是以定单为主的方 式(加工型企业);另一种是以产品 为主的方式(经销型企业)。 以生产定单为主线的企业,要 根据定单来订制相应的生产工艺、 生产计划,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再进 行生产。而以产品为核心的企业, 根据市场需求趋势分析、设计开发 新产品、统计销售情况和市场需求 来制订产品生产计划,安排企业生 产经营活动。我们集团公司这两种 模式都有,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1.4印染ERP应用简介
本集团公司自己研发的印染 TVM—ERP软件主菜单主要包括系统、环境、质量、染整、帮助。
系统:主要有公告栏管理、邮 件发送和退出系统,通过公告栏、 邮件方便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 系和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 其他部门通过公告栏也对相关部 门起到了监督作用。
环境:主要有毛坯分类代码、成 品基础尺码、颜色代码等等,这些 资料是这个系统的真正的“基础资 料”,通过这些可以把后道的测试 数据,通过不同的总线连接起来。 质量:主要是对光坯布测试数 据的控制,包括常规物理测试、原 辅料测试、成品测试以及抗菌测试 等,为了更好地运用这些数据,在 系统中还对所有的数据通过表格、 曲线进行分类分析,这样就大大减 少了人工分析的劳动强度及不确定因素。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