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改性浴比
从表2可看出,浴比对染色效果影响不大,但浴比太小,改性液与织物不能充分接触,不易匀染;浴比过大,会增加污水负荷.因此,确定改性浴比为1∶30.
2.1.3改性温度和时间
从表3可看出,40℃时,表观色深值很低,说明纤维素改性需要一定的温度.60℃以上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观色深值缓慢增加.80℃与95℃的染色效果相近,改性30 min就可达到较高的染色效果.因此,确定改性条件为80℃处理30 min.此时,干摩擦牢度3~4级,湿摩擦牢度3
2.2改性棉织物的涂料染色工艺
2.2.1涂料和粘合剂用量
由表4可看出,无论涂料用量多少,粘合剂用量为5 g/L时,织物的K/S值最大,超过5 g/L后,随着粘合剂用量的提高K/S值反而降低.说明粘合剂皮膜会影响涂料颗粒对光的吸收和散射,染色时加入的粘合剂要适量,因此,确定粘合剂用量为5 g/L.在不使用粘合剂固色的情况下,织物的颜色很淡,说明粘合剂用量比涂料轧染时(粘合剂用量20~30 g/L)要少得多.另外,粘合剂用量对织物的手感影响不大.粘合剂用量一定时,随着涂料用量的增加K/S值不断增大.涂料用量过大时,摩擦牢度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涂料用量过大时,织物吸收的涂料达到饱和,有多余的涂料残留在染液中,同时涂料颗粒对织物接触的有效面积减少,涂料与织物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减小,故色牢度降低.因此,要保持较好的染色牢度时,涂料用量宜控制在8%(owf)以下.
2.2.2染浴pH值
从图1可以看出,当pH值为中性时,染色织物的颜色最深.主要原因是pH值能够影响改性剂的质子化程度,也会影响颜料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在涂料颗粒与改性纤维之间有一个平衡点,此处吸附的涂料量最多.因此,在进行涂料染色时,染浴pH值应以中性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