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维纶基牛奶纤维漂白应用研究

来源:中国纺织科技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7日


 

结合 表 3和表1可知,在白度相当的情况下,混合漂白剂漂白后织物黄度均明显低于其他漂白剂;二氧化硫脉1.0g/L、保险粉0.5g/L时,混合漂白剂漂白牛奶纤维的白度可达到72.3,较单独使用二氧化硫脉1g/L有较大的提高,接近于单独使用二氧化硫脉2g/L所获得的白度72.56,且黄度最低.
2.4 漂白牛奶纤维的染色性能
由表 4 可 见,漂白试样的染色人又5值明显低于未漂白样,复漂试样的染色k/s值低于单漂试样.这表明牛奶纤维上与染料结合的基团(主要是与染料阴离子键结合的氨基)可能随着漂白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减少,或者这些基团在漂白时被部分氧化,并影响到酸性染料的吸附性能.
 

2.5 漂白牛奶纤维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图5中 ,聚 乙烯醇组分结晶和无定形部分的特征吸收峰分别出现在1145.69Cm-1,和1095.74cm-1附近,1654.75cm-1,和1535.16cm-1,的吸收峰分别为牛奶蛋白酞胺1和酞胺n的特征吸收峰,1017.25cm-1和845.9cm-1处的特征吸收峰为亚甲基醚键的伸缩振动峰,2943.35Cm-1处的吸收峰为亚甲基的伸缩振动峰.从图5可看出,原样和漂白样的特征吸收峰位置均未发生变化,且吸收峰的强度也十分接近,因此,可认为漂白(双氧水---二氧化硫腑保险粉漂白)未改变牛奶纤维的主体结构.
 

由表 5 的 DSC-TG分析结果可知,漂白后的牛奶纤维中交联组分聚乙烯醇的开始熔融温度和熔点基本不变,只是略向高温方向偏移,可能是牛奶蛋白质量降低所致.漂白前后的牛奶纤维最大热降解(失重)速率温度分别为306.3℃和298.5℃,该吸收峰归属尚不能完全确定,可能是维纶组分和牛奶蛋白降解的复合峰。
 

 

3  结论
3.1 采用双氧水----二氧化硫脉复漂法漂白牛奶纤维的效果良好,白度达到72.65,且对纤维损伤较小,失重率为1.79%.二氧化硫脉还原漂白的最佳工艺为:二氧化硫脉2glL、碳酸钠调节pH值为9、JFClg/L、80℃条件下漂白60min、浴比30:1.
3.2 二氧化硫脉1.0g/L、保险粉0.5g/L时混合漂白剂漂白牛奶纤维的白度可达到72.3,较单独使用二氧化硫脉1叭有较大的提高,接近于单独使用二氧化硫脉2g/L所获得的白度72.56,且黄度最低.
3.3 漂白未改变牛奶纤维的主体结构,但其染色性能反映漂白可能对极性氨基酸产生损伤,降低了弱酸性染料的可染性.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