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羊毛弱酸性漂白工艺的探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7日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处理浴中双氧水用量的增加,漂白羊毛的白度增加,强力损伤也呈上升趋势,超过15 g/L,漂白羊毛的白度已接近碱性条件下漂白羊毛的白度,而强力下降不到碱性条件下漂白羊毛的1/2.再增加H2O2的用量,白度提高不明显,而强力下降非常严重,双氧水在破坏色素的同时也会破坏羊毛本身的结构,故双氧水用量以15 g/L为宜.

2.1.3温度

温度是影响漂白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双氧水分解需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发生,而羊毛在高温下长时间处理必将使羊毛受到损伤,而低温处理又达不到漂白效果.从表3也可以看出,在60℃以下,漂白羊毛白度较低,且白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100℃时强力损失较大.由于漂白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因此,采用高温、短时间漂白方法,温度宜为90℃.

2.1.4时间

时间是影响漂白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时间越长,漂白效果也就越好.漂白时间与漂白温度关系较大,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快,漂白作用快,所需的漂白时间就少;反之,漂白时间长.由表4可以看出,羊毛纱线的白度随漂白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强力会急剧下降.25 min时白度有一较高值,再延长漂白时间,白度基本不再增加,但强力损失较大,故漂白时间选择为25 min.

2.1.5焦磷酸钠用量

焦磷酸钠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降低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由表5可以看出,提高焦磷酸钠用量,羊毛白度将增加,0.8 g/L时,白度较好且强力损失也较小,继续增大焦磷酸钠用量,羊毛的白度和强力均呈下降趋势.目前,环保对磷的排放要求越来越高,应尽量减少使用磷酸酯类化合物,但焦磷酸钠对羊毛漂白的稳定作用不可忽略,因此,选择0.8 g/L焦磷酸钠.

2.2双氧水分解率

为了确认在弱酸性条件下添加柠檬酸后双氧水的漂白效果,在双氧水15 g/L、柠檬酸2.0 g/L、焦磷酸钠0.8 g/L、JFC 2.0 g/L、90℃、25 min、pH=5.5、浴比1∶40的条件下漂白羊毛纱线后,测定漂白后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以确定双氧水的分解率.

双氧水在弱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较难分解[3],也无法对织物进行漂白.加入活化剂柠檬酸后,双氧水的分解率达到了65.1%,在柠檬酸的活化作用下,弱酸性条件就能促使H2O2分解,生成有效漂白成分,从而对羊毛织物起到漂白作用.同时,在弱酸性条件下,高温、短时间的漂白工艺可减少对漂白羊毛的损伤,而且白度也较高.

3·结论

(1)羊毛在弱酸性条件下的漂白工艺:H2O2 15 g/L,CA 2.0 g/L,90℃漂白25 min,pH值5.5,焦磷酸钠0.8g/L,渗透剂JFC 2.0 g/L,浴比1∶40,漂白后羊毛纱线的白度为68.00,强力为2.92 N,强力下降8.8%,符合漂白羊毛的工业要求.

(2)在柠檬酸的活化作用下,双氧水在弱酸性条件下就会分解产生漂白作用,且双氧水分解率可达65.1%.

参考文献:

[1]OH K,PARK T.Effect of mordant bleaching on the opt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ties of black haman hair[J].JSDC,1997:243-244.

[2]蒲宗耀.酰胺类漂白活化剂与过氧化氢的反应动力学研究[J].印染,1998(5):42-48.

[3]王菊生.染整工艺原理(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83:95-96.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