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H55/C45 83.3×83.3 165x138+145cm汉麻棉混纺平布半成品指标
四、结果与讨论 1、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采用传统工艺与酶煮工艺所处理的半成品退浆率、毛效基本相当,传统工艺白度更好,而酶煮工艺失重率与强损率较低。 2、分析比较表1、表2的数据发现,酶煮工艺与传统工艺的差异,在汉麻棉混纺织物上体现较小,在汉麻纯纺织物上表现更明显。五、大车工艺 1、工艺流程:坯检→退卷→翻缝→烧毛→酶堆→碱煮→氧漂→复氧漂→水洗→丝光 2、分工序工艺: (1)烧毛:气体烧毛机,二正二反四道火口,车速:120m/min (2)酶堆:65℃轧酶→保温4小时→95℃热水洗→65℃轧酶→保温4小时→95℃热水洗 酶液处方: 煮练酶:精练酶KDN.T01B 10~12g/L 渗透剂 2~3g/L pH 9.0±0.5 (3)碱煮:轧碱→汽蒸60分→95℃热水洗 碱液处方: NaOH 12±1g/L 助练剂 8g/L (4)氧漂:轧漂液→汽蒸40分→95℃热水洗→烘干→轧漂液→汽蒸40分→95℃热水洗 氧漂液处方: H2O2 5g/L 稳定剂 8g/L pH 10~11 (5)复漂:工艺与氧漂相同。 (6)丝光: 供碱浓度:NaOH:220g/L 轧槽碱浓:一轧:NaOH 200g/L,二轧:NaOH 180g/L 对于汗麻织物丝光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司通过生产实践认为汗麻织物应采用低碱丝光工艺。 由于汉麻纤维的结晶度较高,且张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