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怎样进行酶减量处理

来源:中国洗染报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0日

酶减量处理就是用纤维素酶对棉布进行一种提高布面光洁度和柔软性的处理,也称生物洗。纤维素酶作用的pH值一般在5左右,温度在室温至50℃之间,时间为40~60min。酶的催化水解作用与pH值关系最为密切,一般仅在较小pH值范围内,酶的催化作用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在此范围内,其活力逐渐增高,通过一个固定在某个特殊数值的最适宜pH值,其活力达到最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由于纤维素酶来自不同菌种,所以每一种纤维素酶的商品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测试,才能合理使用。较高的酸度和碱度都能引起酶的完全失效,而且这种失效无法逆转。这种失效与在接近最适宜pH值范围内的变化所引起的可逆性失效是根本不同的。此外,面对作用基质和温度的不同也能影响pH值的选择。由于酶的性质近似蛋白质,因此一般蛋白质沉淀剂都对它产生抑制作用。这种沉淀剂有两种,一种是重金属离子如铜、汞、银、锌等。它们在水中产生的正离子抑制了酶的作用,因此必须注意使用的水中是否含有此类重金属的盐类。另一种是巯基试剂和某些酚,它们所产生的负离子亦能发生相同的作用。根据实验,许多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对酶亦有抑制作用,如拉开粉、肥皂等。此外,像染料、氧化剂、还原剂、醛试剂、双氧水、次氯酸钠、碳酸等对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妨碍。故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使用离子性的表面活性剂,酶洗设备最好不用铁、铜之类的金属制造。不过,也有部分金属盐类对酶有活化及稳定作用,如Mg2+、Cd2+、氯化钠和氯化钴等,但用量偏高时会起抑制作用。从理论上说,酶在催化水解作用中,在酶洗液中的含量不会降低,但实际上酶受诸如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遭到破坏。因此计算酶量时应包括需要水解部分纤维素的含量和需要补充一部分酶的破坏量两部分。使酶免受破坏,是合理使用酶的一个中心环节。其中控制合适温度最为重要。

操作实例:织物 65~70g设备 喷射式染色机酶量 1%左右(酶制剂,按织物重)pH值 用醋酸调节为5速度

每循环一次为2mi浴比 1:8温度 50℃时间 40~50min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