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真丝织物阳离子改性及其涂料浸染工艺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3日

由图6可以看出,当染浴中涂料质量分数超过6%(omf)时,K/S值上升幅度很小,再提高涂料质量分数,不能提高表面色深,而且会造成涂料浪费,所以染色深度不宜超过6%。

2. 2. 3 染色工艺条件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真丝织物经优化改性工艺条件改性后,进行涂料染色,涂料6% (omf),浴比1∶40。分别改变染色时间和温度,考察其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见图7。

由图7(a)可知,染色时间少于50 min时,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K/S值明显增大;但时间超过50 min,K/S值趋于不变,所以染色时间定为50 min。图7(b)中,随着温度升高,织物表面色深增加;当温度超过60℃时,K/S值增大不明显,考虑到节能因素,染色温度选择60℃。

2.3 色牢度

真丝织物经涂料桃红染色后,其耐洗及耐摩擦牢度较低。采用黏合剂或摩擦牢度提升剂进行处理,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真丝织物涂料染色的耐摩擦及耐洗牢度均较低,干湿摩擦牢度为1~2级,皂洗牢度也仅有1级。染色后再经固色处理,各项牢度都可以得到相应提高。使用黏合剂和水性聚氨酯后,干摩与湿摩牢度均可提高1级,但手感较硬;使用摩擦牢度提升剂S-PD01后,干摩与湿摩均提高1级,而皂洗牢度可提高2级,且对织物手感没有影响。

3 结论

(1)真丝改性优化工艺为:阳离子改性剂S-PD017% (omf), pH值9~10, 70℃时反应40 min

(2)改性真丝织物涂料染色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染色深度不宜超过6%, 60℃染50 min左右。

(3)改性真丝织物涂料染色产品的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较差,为1~2级;染色后再经固色处理,各项牢度可以得到相应提升。添加黏合剂和水性聚氨酯后,干摩与湿摩牢度均可提高1级,但手感较硬;添加摩擦牢度提升剂S-PD01后,干摩与湿摩均提高1级,而皂洗牢度可提高2级,且对织物的手感没有影响。

参考文献:

[1]周宏湘.真丝绸染整新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7.

[2]孙飞,许海育.多种纤维混纺织物的涂料染色研究[J].上海丝绸,2010(3): 8-12.

[3]孙立才,陈伟.涂料轧染工艺及其应用.江苏纺织[J]. 2000(6): 9-10.

[4]陶慧麟,黄金秀,钟华平,等.涂料浸染工艺的研究及产品开发[J].印染, 1993, 19 (8): 27-29, 17.

[5]张春亭,杨剑平,宋训华.涂料染色的生产实践[ J].山东纺织科技, 1999(2): 32-33.

[6]LeverTrevor. ExhaustDyeingwith Pigments on Cotton Piece and Gar-ments[J]. JSDC, 1992, 108 (11): 477-478.

[7]付少海,张霞,朱洪敏,等.超细涂料制备工艺及其应用.染料与染色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