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真丝绸免水洗染色工艺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0日

由表5可以看出,随着交联剂T质量浓度的增加,染色织物的褪色牢度和沾棉牢度得到提高,当交联剂T质量浓度达到10 g/L时,染色织物牢度符合生态纺织品标准,质量浓度继续增大,牢度没有提高,分析认为交联剂T上的反应基团不仅可以与黏合剂中可交联基团反应,而且可以与蚕丝纤维上的氨基、羟基等反应,形成多元交联产物,提高了皮膜在纤维上的黏结程度和皮膜本身的机械强度,但交联剂T质量浓度高时,织物手感变硬。因此综合考虑选择交联剂T质量浓度10 g/L。

2.1.5汽蒸时间的影响

改变汽蒸时间,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以看出,染色织物的摩擦牢度、皂洗牢度随着汽蒸时间的增加而提高,汽蒸时间为40 min时色牢度保持不变。分析认为织物汽蒸时,饱和蒸汽直接喷射到织物上,冷凝时的给热系数较大,蒸汽在织物上冷凝成为冷凝液均吸入纤维内,使纤维膨化,同时染料由纤维表面向纤维间隙、内部扩散,依靠染料的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等与纤维结合,汽蒸时间太短,染料难以完全占满纤维的无定形区,导致浮色较多,黏合剂高温焙烘形成的皮膜也难以固着,导致色牢度差;汽蒸时间太长,染色织物色光稍微有变化。综合考虑,汽蒸时间为40 min合适。

2.1.6焙烘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改变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

由表7可以看出,焙烘温度130℃、3 min时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基本维持不变。焙烘温度低和焙烘时间短,黏合剂自交联还没进行完全;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太长,织物色光稍有改变。综合考虑选择焙烘温度为130℃,焙烘时间为2 min。

2.2常用酸性染料的免水洗工艺染色

当染料质量浓度40 g/L时,按照免水洗染色工艺流程:浸轧(染液、黏合剂LD-3 20 g/L、交联剂T 10 g/L)→预烘(85℃,3 min)→汽蒸(105℃,40 min)→焙烘(130℃,2 min)进行染色,试验结果如表8所示。

由表8可以看出,染色常用的酸性染料采用免水洗染色工艺染色后,黑色系牢度好,大部分染色产品的得色量高,色牢度符合生态纺织品要求,说明该工艺对酸性染料具有很广的适用性。

2.3常用真丝绸的免水洗工艺染色

选用上述色牢度较好的酸性染料尤丽特黄C-2R、普拉红3BN、丽华特藏青R拼成咖啡色,按照免水洗染色工艺染色,试验结果如表9所示。

从表9可以看出,常用真丝绸采用免水洗工艺染色后染色织物色牢度符合生态纺织品要求,该工艺对真丝绸具有广泛适应性。

3·结论

1)酸性染料作为真丝绸免水洗工艺用染料较为合适,自交联黏合剂LD-3提高了染色织物的摩擦牢度,交联剂T提高了染色织物的皂洗牢度。

2)采用酸性染料代替颜料的新型轧染真丝绸的免水洗染色工艺染色,染色织物得色量高,色牢度好,手感柔软,符合生态纺织品要求。

参考文献:
[1]沈一峰,林鹤鸣.双活性基活性染料真丝绸染色工艺研究[J].染料与染色,2004,41(2):105-108.
[2]柴广全,沈培荣.涂料染色技术的开发应用[J].印染,2001,28(1):17-19.
[3]陶尧定,侯春红.真丝绸轧染工艺[J].丝绸,2001(8):48-51.
[4]沈一峰,张蓉,林鹤鸣.真丝绸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研究[J].丝绸,2008(6):21-23.
[5]杨爱琴,樊启平,胡国强.丝绸面料免水洗染色方法:中国,101275365[P].2008-10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