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涤纶假编变形丝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0日

3.3.2定形时间

定形时间即纤维内部在达到分子链自由转动的温度条件下,所需要的热传导时间[4]。为 了使纤维变形后的形态稳定,所以合理确定时间与温度就可决定假编丝形态的耐久性。就干热定形来说,由图 5 可以看出卷曲保持系数是随定形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的,但考虑到加热时
间过长会引起纤维损伤,因此,定形时间应保持在 40~45s为宜。

3.4 卷绕工艺

分丝卷取是假编丝生产的最后工序,由于假编丝的特殊性,故应采用超喂以调整卷绕张 力,确保卷绕张力的稳定性。卷绕张力保持在 2CN 左右,这样既保证了丝条在切丝器的探 丝口不飘,也保证了筒子硬度,同时也使得筒子有良好的退卷性能。

4 结论

本实验所采用的新技术改变了现行生产工艺中采用单丝分别生产的低效率加工方式,合 并了生产流程中分丝卷取等工序环节,使纱线未断头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达到了保质、降
耗、节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为了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需注意以下几点:

1 由于复丝假编变形工艺的特殊性,应采用平行式积极给纱方式,才能保证给纱时不会 扭绞,以及后工序能够顺利地进行分纤。同时,由于新給纱方式的采用,纱线的未断头率提 高至 50%左右。

2 生产工艺参数的设定必须准确,只有调整到最佳,假编丝的各种特性如线密度、拉伸 强力、断裂伸长率等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变化范围应保持在 2~4%之间),从而质量才能 得到保证。

3 为了生产出退绕性能良好的假编丝,卷绕张力的控制十分必要。

4 从原丝到假编丝的生产过程中,原料的加工损耗约为 8%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复丝中 单丝易断裂,产生断头;毛丝解编时易引起蓬纱,影响卷取等因素引起,这些问题有待于进 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 诺索夫等.变形丝生产[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7.
[2] 张 明,韩光亭,刘荣兴.横机氨纶(裸丝)给纱张力控制装置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2002.28(5):48—51.
[3] 王善元.变形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 王 妮,来 侃,孙润军.热处理对涤纶长丝强伸性能影响的研究[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2.16(4):308—311.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