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假编变形丝是采用编织--解编方法生产的一种变形丝,它具有高度的三向卷曲,稳定 的屈曲形态,较好的膨松性和弹性,织成的织物表面呈颗粒状的凹凸效应,风格特殊,易于制作夏季内衣、衬衫、裙子以及套衫、运动服、游泳衣,还可用于装饰织物,粗特假编变形 丝做的浴巾柔软丰满,有海滩、海绵的美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是现行的生产方法工序烦琐重复、效率低下、存在逆向和反复加工等问题,导致生产成本过高,远远不能满足 市场的发展与需要。如何提高假编变形丝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是值得纺织技术人员加以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笔者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
2 实验
2.1 原料
以规格为 200d/10f的半消光涤纶 FDY 复丝为原料。
2.2 设备与检测仪器
自行设计的给纱仪;平板式加热定型器:江苏江都市亚普仪表厂;圆形针织机:LYr/54rg,台湾;分纤机:KA-524 OF,日本;张力仪:CM-100R,日本;缕纱测长仪:YG086C,常州。熔点仪:YG252A-1,太仓;
2.3 工艺流程
实验采取的是复丝假编变形工艺(指直接采用复丝进行编织定形最后分丝卷取成品变
形单丝的新工艺)
而传统的假编变形工艺是先用分丝机将复丝分成单丝后,再用小口径(100mm左右)针织机将单丝分别织成编织物,经热定型使织物上的卷曲状态固定下来,再经解编成为有规则 的织圈状曲变形丝[1],
以本实验所采用的原料PET 200/10 SD FDY(即200旦/10孔半消光全拉伸涤纶长丝)为 例,显而易见,新方法与传统工艺相比生产效率可提高10倍。
3 结果与讨论
3.1 给纱方式
由于是以FDY复丝为原料直接编织定形,因此必须确保在送纱过程中复丝不能发生扭绞,以免对后面的分丝工序产生影响;同时,又要避免输纱不匀,导致断头率的增加,在这 里我们自行设计了给纱设备,采取平行式积极给纱方式[2]。所谓平行,就是指撑料 架与进纱口须处于同一高度上,使纱线能够水平送入针织机中,这样能有效的避免扭绞问题的发生。
3.2 加工丝速
为获得良好的加工效果,丝速不宜设定过高。随着丝速的提高,丝条运行稳定性会有所 下降,断头率升高,加工过程中 FDY 复丝会发生扭曲缠绕,直接影响分丝工序的进行,但 丝速太低,生产成本会变高,影响经济效益,所以丝速选择在 400~600m/min 之间为宜。
3.3 热定形工艺参数选择
3.3.1定形温度 温度是影响热定形的最主要因素,热定形温度应高于纤维的玻璃化温度,低于熔点温度,
使纤维处于高弹状态,克服分子间相互的内应力,产生分子链的位移运动并建立新的形态,再通过冷却将新形态的纤维降温至玻璃化温度以下,使其形态得到固定[3]。定形温度越高, 定形后丝的形态越稳定。但定形温度过高会引起手感粗糙,甚至纤维损伤。因此,我们通过假编丝物理性能与热处理温度关系(见表 2)和定形温度与屈曲保持率(屈曲保持率是表示假编丝屈曲形态的耐久程度的参数)关系曲线可以看出,温度保持在 180~190℃ 之间,定形效果最好,且不会造成纤维性能恶化。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