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整 >

民用蓝印染布匹的技艺研讨

来源:中国印染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9日

《常州府志》具体记载了当时药斑布的制作方法:“以灰粉掺矾涂作花样,然后随作者意图加染颜色,晒干后刮去灰粉则白色花纹灿然出现,称之为刮印法。”这种工艺在逐渐在江南一带迅速流传开来,到明清时期在南方已经非常盛行。随着十三世纪末棉纺织技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广泛传播,到明清时期棉花种植和棉织业普遍发展,植棉业“乃遍布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同时在明代,因油纸伞的广泛应用,使用桐油纸版镂空刻版的工艺得到了推广,蓝印花布工艺也随之得到普遍应用,成为老百姓最常用的衣着和服饰日用品面料。到了清朝末年,蓝印花布工艺已非常成熟,即采用涂过柿漆的油纸镂空雕刻花版,用豆粉和石灰作防染剂,用靛蓝染色,这样印出的花布纹样比之木版夹缬要精致细腻许多。

现在,夹缬工艺流传到今天已基本失传,只有在浙江南部的温州山区还能偶尔一见。而这种由夹缬工艺改进发展而成的蓝印花布工艺,在由宋代工匠开创后,成为了我国最为普及流行的一种印染工艺,并一直流传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