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明,陈晓玉,杨安心,胡柏金
我国是世界上麻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发展麻业有着资源优势,麻的种类很多,其中亚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麻类纺织品悬垂挺括、晶莹洁净、质地轻、强度高,具有吸湿散热、抗菌防霉、抗紫外线、无静电等优良性能,使麻制品成为时尚消费潮流。但麻也有刚性突出、纤维间抱合力差、织物表面毛羽较长等缺点,所以一般与棉、粘胶纤维混纺。 亚麻纤维的木质素、果胶质、蜡状物、含氮物质等纤维共生物含量高达30%左右,而棉纤维的非纤维素质量分数只有6%左右,这些纤维共生物加大了染前处理难度,特别是木质素很难去除,这些残留的纤维共生物直接影响麻及混纺织物染色质量。 所以亚麻、粘/亚麻、棉/亚麻等织物前处理比棉困难,传统前处理工艺一般采用高温浓碱煮练及氯氧多次漂白,去除麻皮,达到漂白效果。如粘/亚麻、亚麻/棉染色织物的前处理,传统采用“退煮→氧漂→氯漂→氧漂”的“退煮加双氧一氯”工艺,能耗高、工艺时间长、污染生产环境、污水排量多、潜伏严重的AOX危害,不符合绿色织物的生态标准。 在全球不可再生能源日益紧缺,欧盟对染化料的严格禁用和人们以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追求的大环境下,印染业必须面对客观现实,拓宽思路改革创新,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新技术、新原料、新工艺来提高产品质量,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是目的。为此我们着重研究生物酶用于粘/亚麻、棉/亚麻前处理生产工艺技术。 生物酶制剂用在机织物退浆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纤维素酶在棉麻及混纺织物的生物光洁柔软整理中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果胶酶用于棉、麻及混纺织物的煮练也有尝试,但因为生物酶不耐碱、不耐双氧水,不能与碱、双氧水同浴进行处理,所以棉籽壳去除不净、白度低等问题一直无法解决。 最近,我们在与国内外生物酶厂家合作过
1织物规格:粘/亚麻:55×45/11s×11s/51×47
2工艺流程: 2.1传统工艺: 翻布缝头→烧毛→退浆→碱煮→氯漂→氧漂→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