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整 >

涂材印染结合材料的新型研发和践行

来源:中国印染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9日

聚合将一定量的蒸馏水、20%的丙烯酸丁酯、1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18%的丙烯酸异辛酯、0.5%的丙烯酸、0.5%的引发剂(以上用量均相对于预乳化液质量,以下同)和2% ̄3%的乳化剂(对丙烯酸酯质量)充分搅拌,得O/W型预乳化液。

将少量的预乳化液倒入带有搅拌器、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三口瓶中,水浴加热到72 ̄76℃时反应,体系温度急剧上升,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待温度稳定后,滴加剩余预乳化液,滴加完后升温至85℃,保温0.5h,降至室温,用氨水调节pH值至7,获得乳白色泛蓝光的乳液。印花(涂料翠蓝FG1% ̄6%,粘合剂20%,增稠剂4%,交联剂2%,水x%,)→烘干(100℃,3min)→焙烘(140 ̄150℃,3min)→后处理。

引发剂用量引发剂的用量会影响体系中自由基团数目、聚合反应时间、单体转化率及乳液性能。在其他条件同的情况下,改变引发剂过硫酸钾的用量进行乳液聚合,试验结果见1.由1可知,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粘接强度逐渐增加,当用量为0.5%时,粘接强度达到最大,这说明引发剂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降低共聚物的粘接强度;共聚物中单体的气味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少,说明聚合反应完全程度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确定引发剂用量为0.5%。

乳化剂用量从2可知,乳化剂用量为2% ̄3%(对丙烯酸酯质量,下同)时效果较好,制得的乳液没有结块,呈乳白色且泛蓝光,稳定性好。随乳化剂用量的增大,乳液稳定性变好,但是用量过高,成膜不易干,并会引起膜表面的涩滞感,降低了与其他物质的粘合力,从而影响织物的处理效果。宜选乳化剂用量为2% ̄3%。

软单体与硬单体的配比不同玻璃化温度的聚合物粘接性能不一,玻璃化温度低,聚合物粘连大,初粘性高;玻璃化温度高的聚合物强度高,内聚强度也高,可提高粘合剂的持粘力、粘接强度和抗蠕变性。由此可见,玻璃化温度适中的聚合物成膜性好。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