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化性能的测定。使用中文中的绘图程序,对Word2000打印纸和进行过前处理的织物进行经纬向Epson直线打印。线宽设定为0.2磅和0.75磅,经纬向各3条。用读数显微镜测定Epson打印纸与印花织物(经过汽蒸)上所打印的每条线不同部位的宽度,用线条宽度的平均值比较渗化程度。
碳酸氢钠用量对K/S值和固色率的影响不同浓度碳酸氢钠前处理织物喷墨印花后K/S值和固色率曲线。由可知,随着碳酸氢钠浓度的增加,印制织物的K/S值和固色率逐渐增加。当碳酸氢钠的浓度增加至2%时,K/S值和固色率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碳酸氢钠的浓度增大,印制织物的K/S值和固色率略微下降,直至碳酸氢钠的浓度达到3%时,再增加碳酸氢钠的浓度,印制织物的K/S值和固色率基本不再发生变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碳酸氢钠的浓度增加,织物K/S值反而下降,即其发色性降低,可能是由于染料在碱剂的作用下发生水解等破坏了发色基团之故。
当碳酸氢钠的浓度较小时,随着碳酸氢钠的浓度增加,织物固色率逐渐增大,这是由于较多的碳酸氢钠可以使更多的染料与纤维素发生固色反应,从而提高固色率;但一旦染料固色所需的碱剂达到足够的用量,再增加碳酸氢钠的用量不但对染料的固着于事无补,而且染料在过量的碱剂作用下会发生水解反应,使能参加固色反应的染料减少,反而导致固色率下降。综合分析碳酸氢钠用量试验,选择碳酸氢钠浓度为2%2.5%.
尿素用量对防渗化性能、K/S值及固色率的影响由可知,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线条宽度逐渐减小,防渗化性能逐渐增加;当尿素浓度增加至1%时,线条宽度基本不再变化;之后,再增加尿素浓度,线条宽度反而略微增加,防渗化性能也就略微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棉上含有的水量较少,能自由移动的水分较多,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大,凝结水量增多,使织物润湿、膨化与溶胀程度增大,使染料迅速扩散、渗透,致使染料向棉纤维内部的泳移增多,增加渗化。因此,尿素浓度要适宜。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