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纯大麻织物前处理工艺探讨(一)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8日

岳仕芳,温宝林,王昕

1前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对环保纺织品需求的日益增加,大麻作为一种生态纺织原料,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与大麻纤维本身独特的优异性能是密不可分的,大麻单纤维较细软,无尖、较易避免麻类纺织品常有的刺痒感与粗硬感:同时大麻纤维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如吸湿透气、抗静电、抗菌、屏蔽紫外线等性能。我国是大麻的主要生产国,充分开发利用大麻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研究表明:大麻韧皮约含有57%的纤维素,18%的半纤维素,10%的水溶物,7%木质素,6%果胶,2%脂蜡质以及含氧化物,这需要通过脱胶的方式加以解决。大麻纤维的单纤维细度细,强力高,但长度一般为15~25mm,所以不可能将它们脱胶成单纤维在现有的纺纱系统上加工,因此只能用半脱胶的方法,将其脱胶成束纤维(工艺纤维)纺纱。 目前大麻纺纱主要有大麻干纺和湿纺两条工艺路线,根据“工艺纤维”的长度大麻纺纱又分为长麻纺和短麻纺两条工艺。干法纺采用含胶较低的精麻,国内市场上大都为低支混纺产品为主,纯大麻织物较少,不能充分发挥大麻制品的吸湿透气、散湿吸湿快、抗霉抑菌、抗静电防紫外线的特点。 长麻湿法纺借鉴亚麻湿纺工艺,所用原料为打成麻,其残胶较高,以纯大麻纱为主。在纺纱过程中通过梳理、煮漂去除了部分果胶杂质。带有残胶的大麻纤维织物,在整理时还需进一步“脱胶”,以改善大麻织物的悬垂性,获得柔软的服用性能; 国内仅有的厂家生产大麻时借鉴的是原亚麻生产工,以强碱煮练、酸洗、氯-氧双漂或氧-氧双漂来去除残胶、麻皮和色素等杂质,其工艺流程长,纤维损伤较大,且氯漂是非环保工艺,因此该工艺不是大麻织物的最佳前年理工艺。 本文采用常规工业化药剂、节能高效的多功能助剂再结合常规前处理设备的特点,对大麻织物前处理工艺进行了广泛探讨,旨在找出最适合大麻前处理的工艺,体现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

的特点。 目前市场上多功能煮练剂, 是集碱剂、渗透、螯合分散及净洗功能于一体的助剂,易溶解于40~50℃的温水,pH值为11.5±0.5(0.1%水溶液),能与适量双氧水共浴, 协同作用于纤维, 从而起到萃取、漂白色素和分解杂质等作用,是大麻织物前处理实现清洁生产的发展方向。

2.试验准备 2.1实验材料 织物:纯大麻织物66.7tex x 66.7tex 42x38白度42.5强力664N/5cm 化学药剂:多功能助剂、淀粉酶、双氧水(30%)、烧碱、精练剂、渗透剂、稳定剂、98%硫酸。 2.2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小轧车(夏门瑞比)、YG026M电子织物强力仪(温州方圆仪器)DSBD-1型数字白度仪(温州鹿东仪器) 2.3测试方法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