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l可知,随着酶用量增加,织物的毛效提高,失重率增加,织物断裂强度下降,强力损失率增加。而当浓度达到4.5 g/L时,织物的白度降低,失重率变化较大。综合考虑失重率、毛效、手感3和断裂强力等因素的变化情况,取酶最佳用量为2.5 g/L。
2.1.2双氧水质量浓度
采用氧漂煮练酶2.5∥L,渗透剂JFC 2.0 g/L,于110℃处理30 min,浴比l:15,改变双氧水质量浓度,精练结果见表2。
表2中,双氧水质量浓度从10 g/L增至35 g/L,织物白度有所提高,但不明显;毛效也有所增加,但在25 g/L以后的变化不大;强力则随着双氧水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综观织物布面效果较好,手感柔软。综合考虑,取30%双氧水质量浓度为15 g/L。
2.1.3浴比
氧漂煮练酶2.5 g/L,渗透剂JFC 2.O g/L,于110℃处理30 min,双氧水15 g/L,改变浴比,精练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随着浴比的增加,织物的白度和毛效变化不大,强力损失率在浴比l:10时相对较大。从节约成本和处理效果考虑,取浴比为1:15。
2.1.4温度和时间
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精练效果的影响,分别见表4和表5。
由表5可知,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织物的断裂强力呈下降趋势,强力损失率增大,失重率也不断增加,毛效提高,织物的手感得到改善。当处理40 min后,再延长处理时间,毛效几乎无变化,手感变化也不大,但织物的断裂强力下降非常明显。因此,酶处理时间取40 Illin。综上所述,优化的氧漂煮练酶工艺为:氧漂煮练酶182为2.5 g/L,30%双氧水为15 g/L,在110℃处理40 min,浴比l:15。
2.2与传统工艺比较
采用上述优化的氧漂煮练酶工艺与传统工艺的煮练效果比较,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氧漂煮练酶182处理与传统处理工艺相比,织物的白度相当,毛效稍高,失重较少,强力损失率小,工艺时间仅为传统工艺的l/4,提高了生产效率,手感也较传统工艺处理的面料柔软和爽滑;且整个工艺过程使用助剂较少(减少了烧碱、稳定剂、螯合剂等大量助剂),操作方便;各项指标也能达到后续印染加工的要求。
3 结论
(1)优化的亚麻织物前处理工艺条件为:氧漂煮练酶182为2.5 g/L,30%双氧水为15 g/L,110℃处理40 min,浴比l:15;织物处理后的强力优于传统工艺,白度和毛效与传统工艺相当。
(2)与传统工艺相比,织物经氧漂煮练酶182处理后,手感较好,失重率较低,且能耗低和水耗低,缩短了工艺时间。参考文献:
[1]南洋.亚麻织物煮练酶前处理工艺[J].印染,2004,30(15):16-17.
[2]韩露.苎麻织物刺痒感研究与评价[D].上海:东华大学,2001.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