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纺面料和毛针织品是以动物毛原料为主体组分$使其在传统意义上讲具有保暖’丰厚’柔糯的特性(近年来$在毛纺面料和毛针织品开发方向上不断吸取其它纤维之长,拓宽了适用范围,增加了花色品种,向轻薄型方向发展,使传统的毛纺面料展现出新的风采)真丝绸产品由于抗皱性差’易纰裂$逐渐向重磅厚重型真丝产品发展,又由于蚕丝价格昂贵。因此,常通过与羊毛’羊绒混纺交织’包芯复合等方法提高丝/毛产品的服用性能和增加花色品种)这一类纺织品的开发,是由两种纤维性能优良的羊毛(或羊绒和蚕丝(或绢丝,强强联合而成$必将成为一种高档化’性能优异的纺织品)
1羊毛/蚕丝纺织品的染色性能
1.1纤维结构与染色性能
蚕丝和羊毛同属蛋白质纤维。但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结构与性能有很大差别(见表1%*1+)因此,丝毛织物的染色性能既不同于纯毛织物,也不同于真丝织物$染色加工有一定特殊性)
从蚕丝和羊毛的结构来看,它们都是天然蛋白质纤维$分子中含有氨基,羧基’羟基等极性基团,都可以用酸性’金属络合’中性’活性’直接等染料染色)又由于它们的极性氨基酸含量’结晶度和取向度不同,在同浴染色时,吸收染料性能(如上染速率’扩散速度和平衡上染率等。有很大差别,要想使它们色泽浓淡和色相一致难度较大)
从表1可知:羊毛纤维中酸’碱性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是蚕丝丝素的6倍和4倍$羊毛的极性氨基酸含量达50%以上,而蚕丝仅为30%左右,特别是羊毛中的含硫氨基酸含量远远超过丝素)另外,羊毛的回潮率’比表面积’内部容积等数值亦比蚕丝大)因此,羊毛的化学反应活泼性比丝素高)从超分子结构来看,丝素主要是!-反平行链折叠层结构组成的结晶区域和排列无序的无定形区域,纤维结构较紧密-羊毛主要是"-螺旋和复合螺旋结构再逐级构成微原纤’原纤’巨原纤直至皮质细胞,在其间存在着属于高硫蛋白质的基质,纤维结构较疏松,羊毛表面具有紧密的鳞片层结构,未脱胶的生丝表面则覆盖着一层丝胶)在电解质溶液中,两种纤维的氨基和羧基的电离状态有差异,即相同的酸性’碱性氨基酸在羊毛和蚕丝中的pK值是不同的,这将导致两种纤维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表面电位和动电电位有高低)因此$两者结构和性能上的差异在染色中势必造成染料对这两种纤维的直接性’亲和力’上染速率’上染百分率和饱和吸附值的不同,这样丝毛织物就难于达到同色染色)由于羊毛纤维中酸’碱性和极性氨基酸含量多’化学反应性较蚕丝活泼’在染色试验中绝大部分染料在羊毛上的得色均浓 于蚕丝(因此’在实际染色生产中’要达到丝毛两种纤维同色’应当尽量设法减少染料在毛纤维上的上染’或增加在丝纤维上的上染。
1.2各类染料同色性比较
钱家鹤(1985年)采用直接、酸性、中性和棉用活性四大类染料对丝毛织物的染色性能做了系统研究[2&’使用的弱酸性染料有Sandolan、Nylosan、Suminol、Polar、Carbolan、Xylene、Sulfonine等’中性染料(1)2型金属络合染料)有Lanyl、Lanasyn、Ir-galan、Irganol、Kayanol等’直接染料有Solophenyl、Solar、Sirius等’活性染料有Verofix、Drimalan及国产活性染料,以上染料共计125只(试验中采用全毛凡立丁和绢纺绸在各类染料适用的染色条件下进行同浴染色’在AU-CH-1自动色差计上测定各自的表观色深K/S值(同色性用同色平衡值K表示)K=(K/S)毛(K/S)丝
染料的同色性评定标准如下)当同色性平衡值K等于1’则丝、毛两种纤维同色*当K值大于1’则毛色泽浓于丝*当K值小于1’则毛色泽淡于丝(凡K值越接近于1’则同色性能越好)
由表2可知’直接和活性染料同色性一般都比较差(在所收集到的125只染料中’就同色性而言’中性染料最好’酸性染料稍逊’直接染料较差’活性染料最差(因此’丝毛织物的染色应采用中性染料和同色性好及较好的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同色性虽差’但可以采用不同类型活性染料进行一浴二步法染色达到同色性(用棉用活性染料染色’羊毛色泽浅于蚕丝*用毛用活性染料染色’蚕丝色泽浅于羊毛’通过工艺调整可达到基本同色(同色性好坏’光看表观色泽K/S值的大小还不够’有时往往K/S值很接近’但是’在蚕丝和羊毛上色相有很大的不同’实际的同色效果还是不好(在各类不同商品牌号的弱酸性和活性染料中’由于染料分子结构不同’同色性也有差异)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