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竹原/棉纤维混纺前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30日

竹纤维可分为竹原纤维和竹浆粘胶纤维(属再生纤维素纤维)两种。竹浆纤维是利用化学方法制成竹浆粕,再进行喷丝而成;竹原纤维则是利用物理、机械及化学加工,不破坏竹材纤维素结构,只去除纤维素束内外木质素、蛋白质和果胶等,再从中提取竹纤维,可最大限度地保留竹纤维的特性,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纤维素纤维。
表1竹原纤维和其它纺织纤维性能比较

由表1可知,竹原纤维干湿断裂强度、结晶度和热稳定性比竹浆纤维和棉纤维高,与苎麻纤维接近;其吸湿能力大于棉而小于粘胶。这是由于其纤维内的空隙比棉多,结构较疏松,水分容易进入,所以吸湿和排湿性优良。此外,由于竹原纤维中所含的叶绿素铜钠是安全优良的紫外线吸收剂,所以其抗紫外线功能是棉纤维的20倍。因此,开发竹原纤维家用纺织品面料,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1 竹原纤维前处理工艺

1.1织物规格

14.75 tex纯棉普纱×19.67 tex竹原纤维纱504根/10 cm x394根/10 cm;坯布门幅304.8 cm,成品门幅289.56 cm的小提花交织物。

1.2试验仪器

红外线染色小样机,常温平摆式染色打样机,小轧车,蒸汽自动定形烘干小样机,YB571-B染色牢度摩擦仪,YC-026(B)织物强力机,全自动电脑测色仪。

1.3助剂

烧碱,纯碱,退浆酶,过氧化氢,精练剂,稳定剂,螯合剂,洗涤剂,渗透剂。

1.4工艺流程

坯检→翻缝→烧毛→酶退浆→漂白→丝光

2 工艺讨论

竹原纤维与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虽相似,但大分子的聚合度和初始模量不同,因此,在性能上存在很大差异,如竹原纤维质地硬、含杂多、易产生茸毛和折皱,制订工艺条件时需特别注意。

2.1烧毛

竹原纤维/棉提花交织物毛羽较多,且竹原纤维较粗和长短不一,纤维抱合力差,在织造过程中因摩擦会产生茸毛,其烧毛加工比一般棉织物更为重要。为此,采用气体烧毛机烧毛。

烧毛工艺

火口 二正二反

温度/℃ 900~1 000

车速/(m/min)80~90

烧毛/级 3~4

烧毛时应加强刷毛,通过机械作用使所有的毛羽竖起,并使缠绕不紧的毛羽脱落,以利于烧毛。此外,由于竹原纤维/棉织物含潮率较高,烧毛前若先烘干,效果会更好。若要求布面质量光洁度达到4级以上,可采取二次烧毛。

2.2退煮

如前所述,竹原纤维/棉提花交织物以纯棉普纱作经纱,竹原纤维单纱作纬纱,经提花交织而成。织造时,浆料以改性淀粉和PVA混合浆料为主。由于竹原纤维与棉织物的毛羽多,故含浆量较高,因而退浆要均匀透彻。虽然竹原纤维在纺纱前经化学脱胶处理,但还残留部分胶质、色素和蜡质,且棉织物上的天然杂质、棉籽壳也需进一步煮练去除。因此,对几种退浆工艺进行了比较,测试了强力、白度、手感、毛效等指标,以优选最佳退浆工艺。

工艺条件

(1)Na2C03退浆/(g/L)

Na2C03 20

精练剂 5

渗透剂 2

温度X时间/(℃×min) 100 X50

(2)NaOH退浆/(g/L)

NaOH 20

精练剂 5

渗透剂 2

温度×时间/(℃ Xmin) 100×50

(3)精练酶退浆/%(owf)

精练酶Scourzyme 301L 1.5

渗透剂/(g/L) 3

pH值 7—8

温度/℃ 60

时间/min 90

(4)煮练酶退浆/%(owl)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