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表1、表2、表3的比较可见,不同的染色经历对染色水洗牢度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染色后处理较完善的染色水洗牢度越好。如剥色回修染色(3#布样)水洗牢度最好,一次染色成功(1布样)水洗牢度符合要求,相对比较次之,不规范回修染色(2布样)的水洗牢度降低幅度较大。
2.2亚麻织物染色修色工艺规范能提高水洗牢度通过4#、5#、6#织物水洗牢度比较,规范回修染色(6#)的染色水洗牢度好,一次性染色(4#)的水洗牢度次之,不规范回修染色(5#)水洗牢度最差。
2.3提高亚麻织物水洗牢度的途径
提高亚麻织物水洗牢度的途径主要有:提高染色一次符样率可提高亚麻织物的水洗牢度;规范补色染色工艺过程也可提高亚麻织物的水洗牢度;加强亚麻织物染色修色工艺管理也能提高水洗牢度。
3讨论
通过试验研究认为,亚麻织物的染色经历对织物成品的染色水处理牢度具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染色一次性成功对染色水洗牢度具有正相关性,规范的回修补色工艺不会影响染色水洗牢度,而只是为获得符合来样色光不顾染色工艺条件的补色,对织物水洗牢度具有较大的影响。
3.1影响亚麻织物水洗牢度的因素
亚麻织物染色存在着色光暗、染深色比较困难、染色水洗牢度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与亚麻纤维的束纤维状态相关。就亚麻织物染色水洗牢度而言,主要因素有染料性能、织物中纤维的状态及其含杂情况、染色工艺等。
染料性能对染色水处理牢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染料的化学结构、颗粒状态、与纤维的结合能力等,这对染料选择具有直接意义。一般认为,染料生产商推荐的染色水洗牢度是染色生产所能实现的理想指标。
染色织物状态对染色水洗牢度的影响主要体现织物“除杂”程度,织物需要纤维的均一性,包括成分的一致均匀性、状态的一致均匀性、性能上的一致均匀性。该过程的实现一般与纤维形成、纺纱过程、织物前处理过程有关。就亚麻织物而言,与亚麻纺纱的粗纱化学加工、织物的前处理等工艺过程密切相关。亚麻粗纱、织物前处理过程是实现染料生产商推荐的染色水洗牢度指标的条件和保证。
染色工艺对染色水洗牢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染色过程、固色过程、染色后处理过程等。选用染料时,由于纤维束状态的染色,浮色洗涤比较困难,也是亚麻织物染色水洗牢度差的重要原因。
亚麻织物回修染色对织物染色水处理牢度影响因素主要是不规范的染色回修工艺,在染色过程中仅仅考虑色光的符合来样,大部分没有顾及工艺条件和工艺时间,形成了沾色、浮色、纤维素伴生物染色、沾色等。亚麻织物回修复染可能形成纤维沾色、浮色,染色过程中经过固色、皂洗、水洗等去除这种沾色、浮色,使织物的水洗色牢度得以保证在一定范围内,使产品染色水洗牢度合乎要求。而亚麻织物回修复染可能形成纤维素伴生物染色、沾色,同样需要固色、皂洗、水洗等工艺过程,如果只是为了保证织物染色深度而忽视染色后处理过
程,成品的染色水处理牢度将难以保证。在实际染色生产过程中容易被忽视。提高亚麻织物染色水洗牢度,需要从染色工艺过程入手,尤其需要加强染色活性染料的固色、皂洗、水洗过程,以去除容易脱落的亚麻纤维伴生物与染料结合物质、与纤维及其伴生物结合不牢的染料等物质,提高亚麻织物染色水处理牢度。
3.2染色工艺对染色水洗牢度的影响
除了染料本身的色牢度影响织物染色水洗牢度外,织物前处理工艺、染色工艺等对织物水洗牢度影响显著,尤其是亚麻织物影响更大。构成亚麻织物的纤维系束纤维,纤维束中除了含有纤维素外,还含有较大量地亚麻纤维素伴生物,包括果胶、脂蜡类、半纤维素、木质素等,虽然经过亚麻粗纱煮练漂白等化学加工,除去了一部分纤维素伴生物,但纤维中仍存在大量地纤维素伴生物。在染色过程中染料大量的与纤维素结合,也与纤维素伴生物结合。这种与纤维伴生物结合的染料有的色牢度较好,似乎不影响水洗牢度,但有些杂质本身在水洗过程中脱落;有的纤维杂质与染料结合牢度较差,容易在水洗过程中脱落,形成染色水洗牢度差。
6参考文献
[1]杨圣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J]中国国情国力,2009(12)16-23.
[2]刘昭雪,陈光杰,何依利.棉织物茶皂素前处理工艺[J].印染,2009(17)17—2O.
[3]孔令芳,弓爱君,邱丽娜,高鹤永.茶皂素的提取纯化及其应用[J].福建茶叶,2004(03)29-31.
[4]柴化珍,马学亚,冯森.印染前处理半制品毛效测试的三种方法及评价[A].见:康地恩杯第八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山东青岛.中国纺织工程学会,2009年,298-299.
[5]上海金堂轻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型纺织助剂茶皂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