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樟树叶10g/L,染液pH值为5.01,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为60min,浴比50:1。硫酸钠用量分别为0、10、20、30、40、50g/L,樟树叶提取液染色羊毛的K/S值见图4。
由图4看出,硫酸钠用量对羊毛的染色影响不大,因此染色时可以不加硫酸钠。
2.2.1.5染料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固定染液pH值为5.01,染色温度100℃,时间为60min,浴比50:1,樟树叶用量分别为5、10、15、20g/L,樟树叶提取液染色羊毛的K/S值见图5。
由图5可以看出,随着樟树叶用量增加,染色羊毛的K/S值几乎呈直线增大。这说明樟树叶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提升性能。
2.2.2 正交试验优化羊毛直接染色工艺
选择染液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樟树叶用量四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三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正交试验方案、结果及分析见表3。
从表3可看出,对于染色羊毛K/S值而言,pH值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樟树叶用量、染色温度和时间。染色pH值以水平1最好,樟树叶用量、染色温度和时间均以水平3最好;对于染色羊毛的明度L*值 而言,影响羊毛染色效果由主到次的顺序为染色温度、pH值、樟树叶用量、染色时间;对于色光影响最大的是pH值。由于染色羊毛K/S值是衡量染色效果最重 要的性能指标,综合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的结果,考虑到pH值小不容易匀染,所以染色pH值取5.00,染色温度以100℃为好,染色时间的影响最小,所以 60 min即可,染料提升性好,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以下试验取10 g/L。
2.3 媒染对羊毛染色效果的影响
分别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铝钾对羊毛进行预媒染、同媒染及后媒染,染色羊毛的K/S、L*、a*、b*值见表4。
媒染条件分别如下:
硫酸铜1g/L,媒染温度为70℃,媒染时间为45min,浴比50:1。
硫酸亚铁3g/L,媒染温度为50℃,媒染时间为45min,浴比50:1。
硫酸铝钾1g/L,媒染温度50℃,媒染时间30min,浴比50:1。
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媒染剂、不同的媒染方法对羊毛的染色效果有不同的影响。硫酸铜媒染后染色羊毛的K/S均增加、明度下降,预媒K/S值增加最多;预媒 使染色羊毛的红光增加,而同媒和后媒略有下降;同媒使染色羊毛的黄光增加,而预媒和后媒染使得黄光下降。硫酸亚铁媒染后染色羊毛的K/S均增加、明度下 降,后媒K/S值增加最多;媒染使染色羊毛的红光、黄光明显下降。硫酸铝钾媒染效果不如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明显,预媒后染色羊毛的K/S有所增加,明度下 降,而后媒K/S略有下降,同媒几乎没什么影响;媒染后染色羊毛的黄光明显增加;预媒和同媒后染色羊毛的红光有所增加,而后媒后却有所下降。
2.4 染色羊毛的染色牢度
染色布同2.3,测定染色羊毛的染色牢度,结果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不同媒染剂、不同媒染方法对染色羊毛的耐洗和耐摩擦性能有不同的影响,与未媒染染色羊毛相比,媒染使染色羊毛的耐洗和耐摩擦性能有不同程 度的提高。硫酸铜、硫酸亚铁预媒染色羊毛的摩擦牢度略有下降,硫酸铜后媒变褪色牢度略有下降。硫酸铝钾媒染后变褪色牢度有所提高,同媒及后媒明显提高了湿 摩擦牢度。
3、结论
3.1 通过实验得出樟树叶天然染料微波提取的优化工艺为:氢氧化钠0.25mol/L、提取功率595W、提取时间11min、料液比为1:20。樟树叶提取液对羊毛直接染色的优化工艺为:染液pH值5左右,染色温度100℃,时间60min,浴比50:1。
3.2 不同的媒染剂,不同的媒染方法,得到染色羊毛的色光有所不同,其中硫酸铜、硫酸亚铁媒染染色羊毛色光变化较大,硫酸铝钾媒染染色羊毛色光变化较小。
3.3不同的媒染剂,不同的媒染方法对染色羊毛的耐洗和耐摩擦性能有不同的影响,媒染后,染色真羊毛耐洗和耐摩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中生.樟科观赏树种资源及园林应用[J].中国野生动植物源,2001,20(1):31-33,43.
[2] 李振华等.樟树资源利用现状与展望[J].江西林业科技,2007(6):30-33,36.
[3] 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677,1686。
[4] 夏维木等.几种黄酮类化合物清除活性氧的实验研究[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7, 18(4) :336-365.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