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新型去氧抛光复合酶的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4日

王佩军,范秋玲

1前言 纯棉针织物在进行活性染色工艺前,如果漂白工序残留的双氧水去除的不彻底,会染色带来不利影响,产生诸如色浅、色花等的疵病。传统双氧水的去除工艺,采用水洗或化学品去氧的方法,工序繁琐,消耗大量水、电、汽等,并且效率较低。故近年来,采用去氧酶去氧成了主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织物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棉织物表面光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起毛、起球也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在加工过程中,一般采用纤维素酶对针织棉制品进行抛光整理,从而可防止织物在穿着过程中起毛、起球。抛光可分为染前和染后抛光两种工艺,由于染色前抛光整理不会影响到染色后的色光变化,因此很多的针织染整厂多采用染前抛光。 针对织物氧漂之后既要去除双氧水,又要进行抛光整理加工,我们开发了可同时进行去氧、抛光的复合酶,并可与染色同浴进行,这就大大缩短了生产的流程,减少了水洗的过程,节省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2基本原理 纤维素酶属于水解酶,纤维素通过催化在1,4一葡萄糖甙键处的水解加速其降解。 过氧化氢酶属于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通过如下的反应来催化分解双氧水:复合酶CZ-3是由非基因改性霉菌所发酵生产而成的酶。此品包括由黑曲霉菌发酵的过氧化氢酶和木霉菌发酵的酸性纤维素抛光酶混合而成。经挑选的木霉菌发酵的酸性纤维素抛光酶,在含有双氧水的残液中,有较高稳定性。且在此酶在配制过程中,另加入稳定性组份,以提高酸性纤维素酶在双氧水中的稳定性。这种组合设计,避免在一步法工艺中,残留的双氧水对复合酶中的纤维素酶的活力造成影响。

3试验部分 3.1材料与设备 (1)织物 纯棉针织棉毛坯布和汗布坯布 (2)助剂 复合酶CZ-3(联邦科特);去氧酶BT-88(联邦科特);抛光酶2BL(联邦科特); (3)设备 XQG80.548R型顶开盖式滚筒洗衣机(SANYO): JA5003型电子天平(0.001)(天津天马) YG026PC一500

电子织物强力机(温州方圆仪器) YG 502型织物起毛起球仪(温州方圆仪器) 双氧水试纸(德国默克公司) 3.2执行标准 GB/T 19976.2005 纺织品顶破强力的测定钢球法 GB/T 4802.1-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一部分圆轨迹法 3.3工艺流程 A:传统工艺流程:图1传统工艺流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去氧、抛光和染色工艺分步进行,耗水量大,时间较长。且在去氧和抛光两工艺中,为达到理想的去氧和抛光效果,均要预调pH值和温度,工序较繁琐。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