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堆酶MF一0 3在棉织物前处理上的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6日

摘要:文章采用堆酶MF-03对纯棉机织物进行前处理,分析探讨处理条件对织物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优选出最佳的工艺条件。经该工艺处理后棉织物的白度、毛效与传统的退煮漂工艺相当,而且可以缩短工艺流程,减轻环境污染,节能节水。

关键词:前处理;生物酶;纯棉织物;毛效
 
堆酶MF一03是由果胶酶、纤维素酶、淀粉酶等几种常见的酶混合组成的复合酶,外观为白色至浅黄色颗粒,易溶于水,且水溶液的pH值呈碱性,可有效去除织物上的杂质、蜡类、浆料、天然色素等,能在赋予织物光洁柔软手感的同时,使织物的亲水性、毛细管效应明显增加。本文将该复合酶应用于棉织物的前处理,并对处理工艺条件对织物白度、毛效和断裂强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堆酶MF一03在棉织物前处理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1 试验

1.1 试验材料和仪器

织物:19.7 tex 268/268纯棉平纹机织物坯布。

药品:堆酶MF-03,氢氧化钠、硅酸钠、醋酸、3O 双氧水(均为分析纯),渗透剂JFC、高效精练剂、快速精练剂(均为工业品)。

仪器:ZBD白度仪,GY065N 电子织物强力

试验仪,恒温水浴锅,精密电子天平。

1.2 前处理工艺

1.2.1 生物酶前处理工艺

工艺流程:浸渍酶液(堆酶MF-03 20 g/L,H O。15 g/L,浴比1:50,pH 值2.5~10,温度20~100℃ ,时间1~6 h一保温堆置一60℃ 温水洗两次一冷水洗一次一烘干。
 
1.2.2 传统退煮漂工艺

①退浆工艺:氢氧化钠10 g/L,渗透剂JFC 1g/L,浴比1:50,100℃处理30 min;

②煮练工艺:氢氧化钠20 g/L,高效精练剂1g/L,浴比1:30,100℃ 处理120 min,然后9O℃热水洗两次,5O℃温水洗两次,冷水洗一次,晾干。

③ 漂白工艺:双氧水15 g/L,硅酸钠1 g/L,pH值1O~11(NaOH调节),浴比1:30,9O℃ 处理60 min,然后9O℃热水洗两次,5O℃温水洗两次,冷水洗一次,晾干。

1.2.3 高效短流程工艺

快速精练剂(复合型)5 g/i ,渗透剂JFC 1g/i ,双氧水15 g/L,浴比1:30,100℃ 处理60min,50℃温水洗两次,冷水洗一次,晾干。

1.3 测试方法

毛效:测定织物毛效(cm/30min),毛效值越大,表明织物吸湿性越好。

白度:将试样叠成8层,在ZBD 白度仪上按标准方法进行测试,每一试样需在不同部位并保持经纬方向一致的情况下测定三次,取平均值。强力:按照GB/T3923.1-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堆酶处理工艺确定

2.1.1 温度对棉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

堆酶MF一03 20 g/i ,H2O2 15 g/L,浴比1:

50,保持酶液pH值10、处理时问2 h条件下,不同温度对纯棉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如图1~ 图3所示。


 
由图1、图2可知,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织物的白度和毛效逐渐增加,特别是温度从20℃升高到30℃时,白度增加了约6.8,毛效提高了2.3cm。这是因为温度提高,酶的活化分子数增加,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则棉织物上的果胶和杂质等被更有效地去除。但是温度超过50。C后,织物的毛效受温度影响提高较小;而处理温度超过7O℃后,织物的白度反而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在高温条件下H O 无效分解增多,导致实际利用于漂白的有效物质减少,从而引起白度的降低。由图3可以看出,织物的强力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所下降,这是由于堆酶MF一03中纤维素酶组分对棉纤维的水解作用随温度升高而增强,而且在高温碱性条件下H。O。对织物的强力损伤也会加剧。综合来看,确定酶处理温度为50℃ 。

2.1.2 pH值对棉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

堆酶MF一03 20 g/L,H2O2 15 g/L,浴比1:5O,5O℃处理2 h条件下,不同pH值对前处理效果的影响如图4~ 图6所示。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