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白度
由表2可知,随着双氧水用量的提高,白度均逐渐提高,当碱氧一浴练漂工艺的双氧水用量为6 s/L、酶氧一浴练漂工艺的双氧水用量为8 g/L时,白度较好,再增加双氧水用量,白度的提高非常缓慢,会造成浪费,并对纤维造成损伤.最终确定碱氧一浴练漂工艺的双氧水用量为6 g/L,酶氧一浴练漂工艺的双氧水用量为8 g/L.
2.3强力及毛羽
在前处理阶段,不同的助剂及其用量对纱线性能的影响很大.由于色织纱在后道还需进行织造,因此有必要合理控制其前处理条件,使纱线性能符合织造的指标要求.由于烧碱和酶用量对前处理效果的影响最大,因此改变烧碱和酶的用量进行前处理.由表3可知,碱氧一浴练漂与酶氧一浴练漂前处理对纱线性能的影响有很大差异.
(1)不论使用NaOH还是使用酶前处理,在一定用量范围内,对平均断裂强力的影响都较小.当NaOH用量高于5.0 g,L、酶用量高于5.0%时,对纱线强力有明显损伤.原因是若烧碱或酶用量适当,仅会与纤维素纤维表面的杂质发生反应而去除杂质,若用量太高会损伤纤维内部纤维素,造成纱线强力降低.
(2)与原纱强力不匀率相比,纱线经过前处理后,强力不匀率变化不大.碱氧一浴练漂后的强力不匀率稍有提高,酶氧一浴练漂后的强力不匀率稍有降低,说明使用酶前处理更有利于纤维的强力均匀.当烧碱用量5.0 g/L、酶用量1.0%一5.0%时,练漂后的平均断裂强力甚至略高于原纱的平均断裂强力.其原因是练漂后的纱线吸湿能力提高,相同条件下回潮率提高,随着回潮率的上升,纤维素纤维纱线强力提高,与纱线强力的均匀度提高有关.因此,只要前处理工艺合理,纱线的强力不仅不会降低,还会提高.
(3)碱前处理对纱线毛羽的影响较大.当碱用量超过2.5 g/L后,3 mm以上的有害毛羽数量猛增,会给后道工序加工带来困难;而酶前处理效果相对较好,酶用量5.0%(owo为最佳用量,强力均匀度较好,3 mm以上毛羽数量较少,此时纱线的平均断裂强力比原纱平均
断裂强力稍有提高.这些性能的改善为后道染色、络筒及色织创造了有利条件.而碱氧一浴练漂工艺中,在NaOH最佳用量5.0 g/L时强力和强力不匀率符合织造要求,可是毛羽迅速增多不利于织造,需要在后道再进行抛光整理.可能原因是碱对天丝棉纤维的膨化作用更强,容易产生毛羽,而精练酶中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纤维具有抛光作用.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