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大麻/棉混纺针织物前处理工艺研究(一)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9日

许志忠,张一平,陈冲

1前言 大麻(HEMP)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纺织纤维之一。近年来,随着大麻的广泛种植和大麻脱胶等技术难点的解决,其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颇受人们的青睐。大麻纤维属天然纤维素纤维,利用它开发的针织类服装,可以满足人们对贴身类产品的特殊要求,具有独特的吸湿性、透气性、凉爽感、抗静电性、抗霉抑菌、防紫外线等功能,属于绿色纺织产品的范畴。大麻产品的开发融天然性、舒适性和功能性为一体,满足了人们追求高档产品的愿望。 传统的针织物前处理工艺多以氢氧化钠作为煮练剂,用量较大,煮漂过程中释放的蒸汽会污染空气,产生较重的气味,影响了生产环境,产生的有害废液,加重了水处理的负荷,且容易造成织物的损伤。清棉师Scolase100T是一种生物高科技环保产品。使用清棉师的确能减少织物的损伤,使前处理后的织物品质优良,且清棉师是一种催化效率高,催化条件缓和,污染小的煮练用剂。通过对比实验和效果测试,确定了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清棉师作为一种生物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减小了环境污染,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理论分析 2.1纤维性能 大麻学名Cannabi Sativa,属大麻科。它的化学组成:半纤维素17.84%,水溶物10.08%,果胶5.80%,木质素7.31%,纤维素58.14%,其余是脂蜡质。由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易去除,果胶含量高脱胶难,所以纤维可利用率较低,可纺性也差,但脱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织物的质量。传统的大麻脱胶工艺为化学脱胶,随着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酶生物脱胶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经过酶适度脱胶与机械相结合提取大麻纺织工艺纤维,获得长度为60mm~80mm的纤维,可用于纺36公支以下的纯大麻纱其可纺性在麻类纤维中仅次于苎麻和亚麻;其线密度较苎麻、亚麻小一些,一般在0.25tex以下,与棉接近;也可以与毛、丝、涤混

纺制成高档服装面料;还可获得供粗梳毛纺的40mm~60mm的毛型短纤维和供棉纺厂使用的20mm~40mm的纤维。 大麻纤维的许多性能与棉纤维有相似之处,通过与棉纤维的混纺,特别是与精梳长绒棉拼混后,提高了混纺的可能性。由于棉纤维的柔软度和延伸性好,使大麻,棉混纺纱能够满足针织工艺的要求,不仅改善了成纱质量,而且能改善大麻纤维中的杂质含量高,纤维染色不均匀,得色不深等不足,提高其服用性能。选用大麻精干麻,线密度为10~6.67dtex,品质长度为29~40mm。原棉品质长度为32mm,线密度为0.18tex。大麻与棉的混纺比为55:45。为保证其可纺性和细纱强力,大麻纤维在脱胶时采用了不完全脱胶工艺,使大麻纤维的前处理及染色均存在一定困难。 2.2氢氧化钠的作用 氢氧化钠是传统的最有效的煮练剂。大麻和棉纤维均含有果胶质、木质素、蜡状物质等杂质,在热碱溶液中它们会发生溶胀,从凝胶状态变为溶胶状态,与纤维的粘着变松,再通过机械作用,比较容易从织物上洗落下来。由于大麻纤维中半纤维素的含量大,使纤维对碱的浓度比较敏感,在较高的碱浓度下,会对纤维造成严重的损伤,出现明显的降强,且与双氧水的协同作用不好,其工艺稳定性差,要使用大量的助剂,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