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染色的一次成功率(Right First Time)是纺织品市场对纺织染色企业的要求。丝光羊毛(MercerizedW001)纱线的染色因其特殊性,要提高染色的一次成功率,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文章认为提高染色的一次成功率是一个系统工程,正确仿样和稳定生产是关键。具体分析了影响丝光羊毛纱线染色的一次成功率的各个主要环节,并提供了提高丝光毛纱染色的一次成功率的可行方案。
1丝光羊毛特性
羊毛的丝光处理,即防缩处理,主要是通过对毛条或毛纱的特殊处理,提高羊毛产品的防缩性能,获得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如蚕丝一般的光泽和手感。目前处理的方法主要有3类:化学降解法(氧化法),聚合物沉积法(树脂法),酶处理法。氧化法指通过氧化剂的氧化作用,部分或全部剥蚀羊毛的鳞片层。树脂法指在羊毛的表面施以高分子聚合物,使之沉积在羊毛纤维表面,限制和制约纤维的相对运动。酶处理法指通过蛋白酶与羊毛鳞片层中蛋白质大分
子作用,部分剥蚀羊毛的鳞片层。无论是通过氧化法、树脂法、酶处理法或三者联合处理过的羊毛,与常规未处理的羊毛相比较,有5个特性:①防缩性能提高;②对染料的亲和力提高;③纤维的pH值降低;④羊毛的手感变滑,光泽变亮;⑤染色的色牢度降低。
2提高染色的砌玎系统工程
经过丝光处理后的毛纱,对染料的吸附性能提高以及纤维pH值降低的特性,增大了染色色花的机率;由于丝光羊毛产品多数是机可洗产品,染色色牢度降低的特性使要满足国际羊毛局对机可洗产品的高色牢度要求变的更难。要一次成功的生产出色泽均匀、色牢度良好、满足机可洗要求的染色产品,对于丝光毛纱的染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丝光羊毛纱线染色的RFT是一个系统工程,该工程包括纱线前处理、染色、后处理等与染色相关的工艺过程,以及所有参与人员和相应的全部物资资源。要实现这个系统工程,正确仿样是前提,稳定生产是关键,二者的联结点是大小样的符样率。
2.1正确仿样
客户确认和车间顺利生产是正确仿样的两大目的。二者均要兼顾,不能偏重一面。只求客户确认,不顾车间生产的可行性;只顾大生产的需要,而忽视客户的要求都是不可取的。
2.1.1客户确认
为了得到客户的确认,要关注以下5点:
①客户使用的对色光源。客户一般不特别提出,通常使用D65光源;如果使用双光源,应特别注意灯光跳色现象,及时与客户沟通相关情况。
②客户对水洗、摩擦、耐氯、耐汗光等色牢度的要求和其他环保要求,尤其是针对特殊用途的产品对色牢度的不同要求。
③客户检测所引用的标准以及各类测试方法和合格品要求的区别。例如:国家标准GB、国际标准ISO、美国标准AATCC、日本标准JIS等。
④客户对染色后处理的特殊处理要求。
⑤客户对色纱后续加工的整理要求。客户的所有要求在仿样中都应充分重视,尽量予以满足。特殊情况应及时和相关人员或客户沟通。
2.1.2大生产接口
为了能与大生产接口,仿样应注意:
1)小样用坯纱应与大生产用坯纱同厂家、同配比、同支数、同批号。
2)染料的选用。染料要求具有优异的匀染性和重现性,对染色工艺参数变化的低敏感性,优异的可洗涤性,良好的色牢度。拼色三原色中,各个染料的配伍性要好,其上染曲线、固色曲线要相近,各项色牢度基本一致。配方尽量使用三原色拼色,减轻染料间的相互干扰,保证上色的均匀和稳定。
[1][2]下一页>>